昭通古城的夜色

王立森

<p class="ql-block">2025.11.5.笔者王立森一行走进古老的昭通古城。</p><p class="ql-block">昭通古城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核心区以辕门口为中心,现存东抚镇、南敉宁、西济川、北趣马四座清代城门,占地面积约2.97平方公里。城内保留64条历史街巷,建筑融合清代传统风格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形制,形成以中轴线为中心的街巷布局,集中体现滇东北地区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清代雍正年间,因矿产开发吸引各地商帮涌入,形成陕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等15处同乡会馆建筑群,被称为"会馆之都"。现存会馆多采用四合院布局,设有戏台与牌坊,陕西会馆以其三进院落结构和"八仙过海"石刻成为典型代表。2010年代起,当地启动古城修复工程,重点修缮会馆建筑群,迁出行政机关,控制建筑高度并恢复传统商业业态。昭通古城一度曾遍布清代各地会馆,是远近闻名的“会馆之都”。“会馆”是解读昭通清代商业发展史最好的课本。清雍正年间,全国各地来昭通从事矿产开采和进行商贸的商人前赴后继,一浪胜比一浪。为此,旅居昭通的各乡人士纷纷利用乡土情谊建立同乡会馆,保护自身利益。于是,昭通古城先后建成了川地庙(成都会馆)、陕西庙(西安会馆)、雷神庙(江西会馆)、妈祖庙(福建会馆),以及两广会馆、两湖会馆、云南会馆、贵州会馆等十五个规模宏大的会馆,在昭通古城形成了丰富的清代中国古建筑群落。历史性街区。包括福禄街(今朝阳街)、怀远街、永固街(今巩固街)、文渊街(今文渊街中段)、启文街、 崇义街、文化街、达智街、集贤街、薄济街、德育街、和平街等地区,是昭通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的精华所在。这些街巷的命名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文化底蕴 深厚,重在启发民智。夕阳西下,站在陡街上往下看,梧桐树已横七竖八躺倒的上西街显得敞亮无比。两旁一百多年前的法式建筑在拆下各种招牌后,如今素面朝天,露出了本真唯美的容颜,一百多年来古典端庄的伫立,此刻一抹夕阳淡淡的余晖,看上去,愈发的沧桑和怀旧。</p><p class="ql-block">从街头到街尾,伫立两旁的这一棵棵梧桐,是西街无法割舍的部分,是西街不舍脱下的漂亮衣裳。经年累月的风雨,魁梧的树干依旧昂立着,不卑不亢。老的新的树皮,或粗糙或绿嫩,颜色斑驳,像那关公的脸。为了不影响街道两旁复杂交织的线缆,树冠过几年就得锯一次,不能参天的枝叶努力地向四维伸展着,伸展出一片片烈日下的荫凉。每每黄昏来临,夜幕低垂,梧桐树叶轻轻地摇曳着,把橘黄色的路灯光摇碎,星星点点跌落在地上。偶有晚风经过,满街的浓绿,就开始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