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笑🇨🇳的美篇

东方笑🇨🇳

<p class="ql-block">在自贡师专的日子(十二)</p><p class="ql-block">营盘山的夜与爱:九十年代师专的黑白默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老师在朋友圈说写写营盘山下的爱情故事,我直接回复不好写。确实那时候的的爱情是泛滥的,也是廉价的,留在脑海中的同学们的爱情故事多为悲伤的。</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自贡师专夜晚,是被墨色浸染的画布。没有霓虹搅扰,连路灯都稀稀拉拉,唯有天上的星子密得像撒了把碎银,静静悬在营盘山的轮廓上,听着校园里的脚步声、翻书声、低语声,把日子酿成一坛带着草木香的酒。</p><p class="ql-block"> 图书馆的白炽灯是夜里最亮的星。一推门,满室的书页翻动声像春蚕啃桑叶,连呼吸都得放轻。我们各自占着一张木桌,摊开的课本旁压着从操场捡的银杏叶,有人在《红楼梦》里读痴了,有人对着《教育学》皱眉,偶尔抬头撞见对面同学的目光,不用说话,一个会心的笑就够了。后来才懂,那些在白炽灯下啃过的书,不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是给灵魂打底的颜料。多年后工作遇挫,翻起当年批注的《平凡的世界》,心里的慌就慢慢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操场的跑道是天然的谈心场。月光把跑道镀成灰白的带子,我们踩着“沙沙”作响的泥土,一圈圈地晃。说刚看的《飘》里斯嘉丽有多倔强,说毕业要不要回老家当老师,说隔壁班那个长辫子女生今天穿了件红衬衫。夜风卷着田野的土腥味扑过来,偶尔有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从草丛里窜出,惊得我们停下脚步。那时的烦恼很轻,像天上的云,走着聊着就散了;那时的理想很真,像星星的光,说出来连自己都发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学楼前的小园林藏着最鲜活的热闹。夏天的傍晚,我们溜出校门,踩着石阶坐在园门边,偷窥路上走过的女生,评论着是否丰满。女生们聊着新买的发卡,笑闹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有次邓同学带了本泰戈尔诗集,借着月光念“生如夏花之绚烂”,被刘同学打断:“别酸了,快看那边有青蛙!”现在想想,那大概是最奢侈的时光,有闲情看美女,有兴致拌嘴,有一群人陪你浪费青春。</p><p class="ql-block"> 露天电影更像个盛大的借口。东边小操场的两棵老槐树上,挂着块洗得发白的幕布,放映机“滋滋”转着,换片时黑黢黢的幕布被我们戏称“又一棉单”。其实没人真的专心看电影,自带的小马扎挨在一起,借着月光说悄悄话,说够了就往嘴里塞瓜子,电影演了啥早忘到脑后,只记得风里的笑声和旁边人肩膀的温度。只有那次看女排四连冠决赛,阶梯教室的电视机难得开了锁,我们盯着屏幕攥紧拳头,夺冠那一刻,欢呼声响得能掀翻屋顶,有人敲课桌,有人跳起来,连平时最文静的女生都红了眼眶。原来青春的热血,从来不需要华丽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熄灯后的卧谈会才是夜的重头戏。黑暗像块海绵,吸走了所有伪装。我们躺在上下铺,从琼瑶剧里的哭哭啼啼聊到《人生》里高加林的选择,从食堂的馒头太硬说到哪个系的男生打篮球最帅。谭、肖同学总为“乔丹和马拉多纳谁更厉害”争得面红耳赤,罗会突然念句刚写的诗,我则默默听着,偶尔插句“明天要交作业”。那些没头没尾的絮语,像给青春松绑,把考试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都轻轻吹散在夜色里。</p><p class="ql-block"> 师专的爱情,带着点荒诞的朴素。有人说“几张饭菜票就能换来爱情”,虽刻薄,却也藏着几分真实。那时候,帮女生打饭、占图书馆阅览室座位,就是最直白的示好;男生省下半个月饭票,给女生买条红围巾,就能让她红着脸笑好几天;周末一起去看电影,并排坐着不说话,就觉得日子甜得发腻。</p><p class="ql-block"> 但爱情里的兵荒马乱,从不因朴素而缺席。音乐系的黄同学为情所困,在宿舍楼上吊,被发现时还有体温,救回来后送进了精神病院。我们路过音乐系楼下,总忍不住抬头看那扇紧闭的窗,心里沉甸甸的。原来有些爱,烈得像酒,喝多了会烧喉。</p><p class="ql-block"> 更多的爱情,败给了现实这道坎。亮亮和女友爱得轰轰烈烈,毕业时女方母亲放话:“一年内调不到一起,就别想进门。”那时的工作分配像道无形的墙,一个留城,一个下乡,书信越写越薄,最后只剩一句“各自安好”。后来听说,亮亮没再娶,守着那点念想过了四十年,鬓角白了,还在打听她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能走到最后的,屈指可数。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尧尧和七七,毕业后分到同一所中学,校长瞅着住宿紧张,大手一挥:“反正你们耍朋友,就住一个房间吧!”这对还没扯证的小情侣,被塞了张双人床,在同事们的起哄声里红了脸,却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后来他们总说,校长那番话,是最好的媒人。</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想营盘山的夜,想那些朴素的夜生活和兵荒马乱的爱情,忽然觉得,那时候的日子虽然简单,却像黑白照片,每一笔都透着真诚。没有智能手机的打扰,没有物质的攀比,我们用最笨的方式相处,用最真的心对待彼此。</p><p class="ql-block"> 就像营盘山的风,吹过了几十年,依然带着当年的味道,有泥土跑道的烟火气,有阅览室的墨香,有少年人没说出口的喜欢,还有那些在夜色里悄悄生长的、关于未来的期待。这段黑白时光,早已刻进生命里,成了往后岁月里最温暖的底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