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创业学社的美篇

蝶变创业学社

<p class="ql-block">139营一班1组:马琼宇 </p><p class="ql-block">每日总结汇报(2025年11月6日)</p><p class="ql-block">一、每日用心感悟</p><p class="ql-block">(一)早课核心触动点</p><p class="ql-block">别人讲出来的是知识,自己用出来是本事,结合三维算法(时间、空间、节点)中时间算法的核心逻辑——人的一天需量化分配生理、生活、事业三类需求的占用时长,明确“时间分配”是将知识转化为本事的关键落地路径。</p><p class="ql-block">(二)结合过往故事</p><p class="ql-block">过往工作中,我曾多次反观自己的时间管理,记下大量“优先级排序”“碎片时间利用”,甚至经常反思复盘自己,却始终停留在“知道”层面。每天被生活琐事推着走:白天又被一些内耗的事情占据大半时间,忽略了自己的计划,导致生理休息不足、生活也显得杂乱无章。</p><p class="ql-block">根源在于没有落地到“时间分配的计算与执行”上,知识始终是别人的经验,未与自己的人事物场景结合。</p><p class="ql-block">(三)故事启发后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 生活层面:从今日起,每天睡前用10分钟记录三类需求的实际占用时长,每周复盘优化,比如将刷手机的碎片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优先保障7小时生理睡眠,预留1小时固定用于陪伴家人或兴趣培养,让生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规划”。</p><p class="ql-block">2. 事业层面:采用“三维时间分配法”推进工作,每天提前明确3个核心工作节点,按“重要紧急”排序分配专属时间块,避免被临时事务挤占核心任务进度;同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拆解为可执行的小任务,嵌入每日事业需求时长中,确保知识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本事。</p><p class="ql-block">3. 创意延伸:计划制作“个人时间分配追踪表”,将生理、生活、事业需求的理想占比与实际占比可视化,每周对照调整,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时间算法体系,让“用出来的本事”通过时间分配持续沉淀,真正实现知识与自身成长的深度绑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