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争当“领头雁” 合作社里谱新篇——记149团一连优秀共产党员陈江山​

李全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到田间万象新,合作社里绘宏图。在149团一连的田野上,优秀共产党员陈江山以“领头雁”之姿牵头领办合作社,将党员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期盼放在心头,以担当凝聚致富合力,在扎根乡土、服务职工群众的实践中,让“党建红”赋能“合作社兴”,为乡村振兴赋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连地处古尔邦通古特沙漠边缘,职工多以传统种植为主,但分散经营、技术滞后等问题长期制约增收。面对职工“丰产不丰收”的困境,陈江山心急如焚:“党员就要冲在前、干在先,不能看着大家守着好资源却富不起来。”他下定决心打破僵局,在团场党委和连队党支部支持下,率先提出领办合作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9团一连优秀共产党员陈江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职工“怕亏损、怕走形式”的疑虑,陈江山挨家挨户走访,蹲点田间算账、开会讲政策,逐步打消群众顾虑。合作社成立后,他推动建立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实行“统一采购、技术、管理、销售”的运营模式,坚持大事共商、财务公开,让社员放心参与、共享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社不能只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效益高。”陈江山不满足于传统种植,积极探索产业升级。2025年,他瞄准连队闲置鱼塘,多次请教专家、实地勘察后,确定发展罗非鱼养殖,并推动合作社与石河子市高嵩靖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创新“党建+企业+合作社”模式。企业提供鱼苗、饲料与全程技术指导,合作社投放6000尾鱼苗,盘活闲置资源,实现订单养殖、企社共赢。“有了技术支持和销路保障,我们底气更足了。”社员们学会科学养殖,罗非鱼长势良好,年底出栏将近1.3万公斤,以18元/公斤销往石河子市及周边团场,毛收入23.4万元,为合作社注入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9团一连优秀共产党员陈江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江山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主动帮扶困难职工。张海明因家庭困难无力入社,他为其安排灌溉岗位,助其稳定增收;对年老体弱、缺乏技术的职工,他结对帮扶,提供生产资料,传授种植技术。在他的影响下,3名年轻职工递交入党申请书,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如今,一连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机车服务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社员年均增收2万余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9团一连优秀共产党员陈江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一连的田野上、鱼塘边,陈江山依然忙碌。他正如一只奋飞的“领头雁”,带领职工群众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续写共产党员的初心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