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笔下一个淘气的孩子,历经骑鹅远行的经历,变成了一个好孩子——</p> 故事梗概 <p class="ql-block"> 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精灵,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精灵,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英译莫顿)[13] 的脖子上,和一群大雁飞上了天空。马丁决定和大雁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已久的拉普兰。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取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大雁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简而言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述了瑞典男孩尼尔斯因捉弄小精灵被变成拇指大的小人,意外骑上自家雄鹅,跟随大雁群展开了一场横跨瑞典的冒险之旅,最终在旅程中学会善良与勇敢,变回正常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该作品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p> 核心亮点 <p class="ql-block"> 故事核心亮点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冒险童话,更是一部瑞典的“地理百科”,尼尔斯的足迹串联起了瑞典的山川、湖泊、森林与人文古迹。</p> 蕴含的道理 <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蕴含着关于个人成长、生命自然等多方面的深刻道理,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1. 见证成长与品格蜕变:顽劣厌学、爱捉弄动物的尼尔斯,在旅行中从被动行善到主动守护雁群、帮助他人,逐渐褪去自私,学会了共情与担当。这告诉我们成长从不是突然的顿悟,而是在实践中慢慢学会善良、勇敢等品质,实现心智的成熟。</p><p class="ql-block"> 2. 学会敬畏自然与生命:尼尔斯变小后得以平等倾听和接触动物,从最初欺负它们变成拼命保护它们。故事借他的转变传递生命平等的理念,也通过人类毁林致水土流失等情节,警示人们破坏自然终将自食恶果,要与自然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 3. 领悟集体与友谊的价值:雁群迁徙中互相扶持抵御危险,家鹅莫顿始终忠诚陪伴尼尔斯。这些情节让读者明白,集体的力量能帮大家渡过难关,而真挚的友谊是前行路上的重要支撑,互助与信任是相处的重要准则。</p> 人物形象 <p class="ql-block"> 尼尔斯的人物形象随旅行历程完成了鲜明的蜕变,前后反差十分突出,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1. 旅行前:他是个顽劣任性的乡村顽童,不爱学习,还总以捉弄小动物为乐,比如扯公鸡鸡冠、揪猫尾巴,对父母的教诲也充耳不闻,是个让家禽惧怕、让家人头疼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2. 旅行中:他逐渐成长为勇敢机智且有担当的少年。他会用火把驱赶狐狸斯密尔拯救大雁,帮松鼠幼崽运送过冬粮,还能巧用智慧把狐狸拴在狗链上化解危机;同时他也重情重义,和家鹅莫顿、金雕高尔果等建立了深厚友谊,为了伙伴甚至愿冒险。</p><p class="ql-block"> 3. 旅行后:他彻底褪去了之前的恶习,变成了善良懂事、懂得感恩的人。归家后他主动修复和家人、动物的关系,懂得体谅父母,也真切明白要尊重生命,成为了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好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