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绿水路支行在持续为到店客户普及反诈宣讲的同时,更关注带孩子来我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并会温馨告知客户:在您带孩子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不妨花几分钟和孩子一起学习儿童防诈知识。现在针对小朋友的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提前做好防范,才能让孩子远离风险,守护好自己的“零花钱”和个人信息。</p><p class="ql-block">一、牢记“三不原则”,陌生人的“糖”别乱尝</p><p class="ql-block">1. 不轻信:不相信陌生人说的“免费送玩具、零食、游戏皮肤”,也别信“你爸妈出事了,让我来接你”这类紧急谎言,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银行工作人员、警察叔叔,或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核实。</p><p class="ql-block">2. 不透露:不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手机号、银行卡号告诉陌生人,也不要在网上、游戏里随意填写这些信息,更不能把手机里的验证码发给别人。</p><p class="ql-block">3. 不跟随:无论陌生人说“带你去找爸爸妈妈”“带你去买好吃的”,还是“我是你爸妈的朋友”,都坚决不要跟对方走,待在原地等家长或求助身边的大人。</p><p class="ql-block">二、警惕“三大陷阱”,守护零花钱不被骗</p><p class="ql-block">1.游戏陷阱:有人说“帮你充游戏币、刷装备,只要发个验证码就行”,千万别信!一旦泄露验证码,游戏账号和绑定的银行卡里的钱可能会被转走。</p><p class="ql-block">2.红包陷阱:遇到“扫码领大额红包”“转发链接得玩具”,要先问爸爸妈妈,很多都是骗取个人信息或诱导付费的骗局。</p><p class="ql-block">3.冒充陷阱:接到“冒充老师”的电话,说“要交资料费、培训费”,让你用爸爸妈妈的手机转账,一定要先通过学校官方渠道核实,不能随便操作。</p><p class="ql-block">三、做好“三个提醒”,家长是孩子的“安全盾”</p><p class="ql-block">1.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会让陌生人来接你,如果有人自称“爸妈的朋友”,可以让对方说出你和爸爸妈妈的“小秘密”(比如家里的宠物名字、你的小名),说不出来就是骗子。</p><p class="ql-block">2. 提醒孩子: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后再使用,不随意在网上买东西、打赏主播。</p><p class="ql-block">3. 和孩子约定:一旦遇到可疑情况,立刻拨打110报警,或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方便及时联系。</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安全是我们共同的牵挂,从小培养防诈意识,才能让他们在成长路上远离风险。感谢您的聆听,祝您和孩子生活愉快,资金安全!</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