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11月6日上午,由福清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合市编办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书香玉融文化讲座在市政府大院1号楼5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以《何遂将军: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为主题,特邀地方史专家念家圣同志授课,通过深挖福清籍辛亥革命元老何遂与福建侯官(今福州)籍隐蔽战线英烈吴石的革命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福清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干部职工、市编办干部职工及市中共历史学会成员共30人左右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由史志办杨敏科长主持。</p> <p class="ql-block">我会常务副会长陈上旭、副会长兼秘书长戴永东、副会长吴强。副秘书长沈祖兴、庄裕洪、陈强、朱云。特约研究员<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泽川。</span>理事念长辉、吴章琛等参加活动。</p> 一课串双传奇:从辛亥先锋到隐蔽战线英烈 <p class="ql-block">“何遂将军出生于1888年,祖籍福建侯官(今闽侯,时福清隶属地),他一生追求真理,从反清革命先锋到辛亥元老,再到抗日统战功臣,最终成为共产党的亲密战友;而他的挚友吴石,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却是潜伏在敌人心脏的‘终极情报员’——两人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生动注脚。”讲座伊始,念家圣以“何遂与吴石的革命情谊”为主线,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细节,带领听众穿越百年风云。</p> 少年立志:乱世中的觉醒者 <p class="ql-block">1888年生于侯官县的何遂,自幼历经家庭变故与社会动荡。少年时接触《天演论》《海国图志》等进步书籍,目睹清政府腐朽与列强欺凌,15岁便踏上革命道路,16岁加入中国同盟会,与林觉民、方声洞等革命志士并肩战斗。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奔赴山西前线,从晚清才俊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p> <p class="ql-block">同期,比何遂小6岁的吴石(1894年生于侯官县螺洲乡)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赴日本深造炮兵与军事理论,归国后投身北伐与抗战,在国民党军队中逐步成长为高级将领。“两人虽早期轨迹不同,但都怀着‘救中国’的赤诚。”念家圣指出,正是这种共同的爱国底色,为后来的深度合作埋下伏笔。</p> 西安事变:思想转变的关键节点 <p class="ql-block">讲座重点还原了1936年“西安事变”这一历史转折点。事变后,何遂因与十七路军杨虎城有旧,被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林蔚请托营救蒋介石,却在接触中敏锐察觉共产党人的民族大义——他们主张和平解决事变,并愿拥护蒋介石领导抗日。“共产党才是民族的救星!”何遂的思想由此发生根本转变。</p> <p class="ql-block">1937年,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代表团抵达南京,何遂全程参与接待。会谈中,周恩来高度赞扬其支持孙中山北上、援助东北义勇军等义举,两人结下深厚友谊。此后,何遂与叶剑英、李克农等中共高层密切往来,不仅亲自送枪弹支援八路军,还利用立法委员身份掩护共产党员,更关键的是,他将好友吴石、张维翰等国民党高层引荐给共产党,为情报网络建设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吴石正是通过何遂的介绍,逐步与中共建立联系。”念家圣介绍,吴石作为国民党军界精英,抗战期间参与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却始终对国民党消极抗战深感失望。接触共产党后,他被其“全面抗战路线”与“团结进步方针”折服,最终选择站在人民一边。</p> 抗战烽火:统一战线中的生死与共 <p class="ql-block">全面抗战爆发后,何遂与吴石在各自岗位上为民族解放并肩作战。</p> <p class="ql-block">何遂以立法委员身份在国民政府呼吁团结抗战,1937年陪同周恩来赴山西八路军总部,成功说服阎锡山将115师军饷从40万增至45万;更冒险将4支步枪、两把驳壳枪及子弹送到中共代表团手中,解决其警卫力量薄弱问题。他还推动释放“首都反省院”政治犯,并通过吴石等友人掩护大批共产党人转移。</p> <p class="ql-block">吴石则在军事指挥中屡建战功,先后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参与随枣、豫湘桂等战役。更隐秘的是,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国民党军队部署、日军动态等核心情报传递给中共情报部门。“何遂与吴石一明一暗,一个在台前凝聚共识,一个在幕后传递生死信息,共同支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念家圣说。</p> <p class="ql-block">此外,针对抗战中敌后根据地盐荒问题,何遂牵线盐务总办缪秋杰设立运输机构,秘密调运食盐至陕中、川北等根据地,董必武曾评价:“何遂先生的贡献,直接缓解了敌后军民的生存危机。”</p> 薪火相传:从子女教育到生命抉择 <p class="ql-block">在讲座中,念家圣着重讲述了何遂的家风传承:“他不仅亲身投身革命事业,还积极引导子女亲近共产党。”何遂的长子何世庸、次子何世平以及三子何康(后担任中国农业部部长)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毅然奔赴延安。</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吴石虽身处国民党高层,却始终隐秘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49 年,他前往台湾,出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在此期间,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传递绝密军事情报。然而,1950 年,吴石不幸因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尽管吴石将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但他在隐蔽战线上为新中国、为共产党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展现出了堪比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品质。</p> <p class="ql-block">“何遂晚年常说,‘我这一生最骄傲的是帮共产党做了点实事’;吴石用生命诠释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誓言。”念家圣总结道,“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分党派,只要心怀家国,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时代的星火。”</p> 活动联动:擦亮“书香玉融”品牌深化党史教育 <p class="ql-block">福清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曾鹏主任表示,本次讲座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深化“书香玉融”品牌建设的创新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挖掘本地及福建籍红色人物故事,让党员干部与群众更直观地理解‘统一战线’的深刻内涵,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统筹协调,市编办与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协同做好人员组织工作。下一步,将持续打造"红色讲堂""党史沙龙"等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浸润人心。</p> <p class="ql-block">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征研编辑部</p><p class="ql-block">文: 陈上旭</p><p class="ql-block">图: 沈祖兴</p><p class="ql-block">指导: 念家圣(闽都文化研究会理事、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福清社科联专家库成员、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特约研究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