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套元代青花神仙人物带盖广口瓶,全套53件完整保存,并有明确的神仙人物故事图及对应题字,是极为罕见且具有极高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国宝级古代艺术品。在目前已知的元青花研究中尚未有如此规模、成套且带有系统性题字的神仙人物带盖广口瓶被正式记录或馆藏,在学术上尚无先例。在公立博物馆(如英国大英博物馆、土耳其托普卡帕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岸故宫等)中都难得一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可以进行分析和探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套元青花带盖广口瓶,画片上 题字内容特殊:您提到的“参着佛母摩耶圣后”“参遍行外道”等内容,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尤其是“摩耶夫人”是释迦牟尼之母,常见于佛教艺术,但“参遍行外道”等表述在元青花题字中极为罕见。元青花上的文字多为纪年、款识(如“至正十一年”)、吉祥语或简短经文,长篇叙事性题字极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年代考证- QRS量子检测:经“黄伟刚工作室”QRS量子年份检测技术对这套青花人物广口瓶的其中一件进行检测,经检测的这件瓷器加工制作时间为公元1352年,对应时代大元国至正12年。为元代晚期瓷器断代提供参考依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关于“麻仓土”与“苏麻离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麻仓土:是元代景德镇官窑使用的优质高岭土,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质地细腻,烧成后胎色白中泛青,手感沉重。但麻仓土在明代中期已枯竭,因此成为判断元青花及明初官窑的重要依据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是元代从波斯进口的钴料,发色浓艳深沉,带有自然的铁锈斑和晕散效果,是元青花“青花”色泽的典型特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套瓷器器物确胎质与青料特征,且造型、纹饰符合元青花风格,值得进一步研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套53件元青花神仙人物带盖广口瓶无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发现,将极大丰富我们对元代青花瓷题材、工艺及宗教文化的认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