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嘉定是一座八百年的古城,也是一座现代感强的新城。走进嘉定,历史凝重之古韵,依旧传承延续,现代时尚之气派,更是蓬荜生辉。古韵之美与现代新潮在嘉定碰撞,铸就了嘉定代代相传、勃勃生机之辉煌。</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5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老单位组织老同志赴嘉定活动,我当作一次秋游出行。</p><p class="ql-block">到达塔城路与博乐路口,似曾相识,十分熟悉。这里是嘉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心脏”,也是嘉定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最厚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区域里,有参天大树环绕,绿树成荫遮阳的嘉定孔庙。有南宋年间始建,后重新修缮的嘉定标志性建筑的法华塔。有以“一塔两河三街四桥”为特色的州桥老街。有古典气质、静谧之美的江南园林秋霞圃。有清水池塘,假山叠翠,鸟语蝉鸣,梵音禅语的汇龙潭公园。有融合中日两国造园风格,游人喜爱拍照胜地的紫藤园。还有老上海闻人杜月笙一座从市区宁海西路移迁到此的杜公馆及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家陆俨少的纪念馆。众多的历史古迹,汇集于此,壮美的自然景观,夺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汇龙潭一景</p> <p class="ql-block">杜公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历史底蕴在这里沉淀,国风古韵在这里呈现。嘉定古城作为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大量的历史风貌,得以保存,众多的文人雅士,留墨添香,不愧为配得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采用双园两层布局设计的嘉定博物馆,体现了江南园林与现代功能“完美合壁”的建筑风格。馆内展出的文物与图片,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勾勒出嘉定自古而今、沧桑变迁的历史脉络。走进馆内,如同翻阅一部嘉定百科全书,让人读懂了嘉定的灿烂文化。</p> <p class="ql-block">嘉定自南宋设置县府之后,居今八百年。当年的嘉定,由南宋垒起的土城墙,到了元朝建成了砖石城墙。墙内生活安逸,国泰民安,墙外阡陌纵横,田野花香。农耕时代的嘉定,男耕女织,富甲一方。</p> <p class="ql-block">风水宝地的嘉定,在历史上遭受最大一次破坏是清军入关的“嘉定三屠”,民众受凌,城墙被毁。民国时期,又经历了一次“折城墙运动”,直到上世纪60年代,嘉定城墙几乎“全军覆灭”。如今的嘉定,仅留下南水关、西水关的城墙遗址,而那条作为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护城河,却延续至今,依然具备防洪排涝之功能。</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建城史上,城墙和护城河是标配。然历史上,因朝代更替,喜新厌旧或城市改造,许多城墙早以不见踪影。一座悠久城市的记忆,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记载,但如果能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与古迹文物,被留存保护,其意义更深远,后人更钦佩。可惜现在各地“旅游景点的古街古迹,几乎是后来的复制品”,味淡乏陈。</p> <p class="ql-block">嘉定汽车城</p> <p class="ql-block">当年上海十个区十个县之一的嘉定,其径济地位一直名列前茅,如今也一样。嘉定有过三次大变革,上世纪初兴建铁路,沪宁线在嘉定设站,由此成为江南水乡首个铁路枢纽。新中国成立第一个“五年规划”,嘉定划归上海,市区工业体系调整,外迁嘉定开厂建园,早年的嘉定为上海科技城,云集众多科研单位。改革开放,撤县设区的嘉定,更是突飞猛进,建成了汽车城与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沪嘉线。如今已初具规模的嘉定新城,日新月异。同嘉定古城,交相辉映,各领风骚。</p> <p class="ql-block">嘉定新城,远香湖畔</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悠久历史的土壤,必定能孕育出星光灿烂的历史人物。在嘉定的历史画卷上,人文荟萃,名人涌现。</p><p class="ql-block">嘉定自古崇文重教,在号称“科举博物馆”的嘉定孔庙墙上,罗列着英才辈出的嘉定人物。明清两代,嘉定就产生了192名进士。近现代的杰出代表,有“一代儒宗”钱大昕,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爱国民主人士胡厥文,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原外交郭长钱其琛。在嘉定烈士陈列馆内,更有出身贫寒,投身革命的先烈英雄。嘉定名人星光闪烁,光芒四射。</p> <p class="ql-block">落叶知秋,枫叶多情。站在波光云影,古朴典雅的江南园林内,微风拂面,凉意袭人,但秋意的风景,惹人喜爱,丹桂的香味,沁人心脾。抬头看到一座牌坊的上方,刻着“高仰”二字,让我不由自主地仰望天空,对嘉定古城,高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作于2025年11月6日寓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