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赤壁镇南岸,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也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为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赤壁大战陈列馆,紧邻龙福大道。</p> <p class="ql-block">其外形既像战船,也像元宝。</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其外形融合“周瑜头盔”“古战船”“古城墙”元素,远看像三艘游动的战船,平面呈太极八卦图布局;由半独立三室与圆形大厅组成,分别象征“三国鼎立”与“国家统一”,设计理念源自《三国演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p> <p class="ql-block">赤壁大战陈列馆位于赤壁三国古战场的赤壁山东北面,是我国第一个以古战史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1990年动工、1994年建成开放,总面积2069平方米,总造价450万元。</p> <p class="ql-block">权威背景:馆名由著名书法家王遐举题写,内涵设计由央视《三国演义》美术总设计师何宝通操刀,以《三国志》为历史依据、《三国演义》为艺术依托,兼具真实性与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展区与展品:内设中央大厅、战况模型室、三国人物蜡像室、文史资料室等,展品包括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图、赤壁大战示意图、大型抛石车、盔甲武器实物,以及“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七组经典场景蜡像;还陈列有赤壁山出土的刀枪剑等兵器、三国东吴铜币,及两晋“金氏墓”出土的虎子、熏炉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体验升级:后期投资1400万元进行数字化升级,新增AR眼镜体验、全息投影、智能导览系统,打造“火烧战船”沉浸式展厅,年接待容量提升3倍,游客可直观感受战役场景。</p> <p class="ql-block">馆外墙根边红色月季和白色茶花,争妍斗艳。</p> <p class="ql-block">建筑主题:此建筑对应的是“连舫”,古代多船相连的大型水上交通工具,赤壁之战中曹军曾用连舫增强战船稳定性,是对三国水战装备的场景化还原。</p><p class="ql-block">设计呼应:建筑造型模拟连舫的船体结构,契合赤壁之战的水战背景,强化景区的军事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功能定位:作为赤壁古战场景区的文化展示节点,用于呈现三国时期的水军装备、水战战术等内容,辅助游客理解战役背景。</p> <p class="ql-block">赤壁三国古战场的“豪杰沙场”是景区内以三国军事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型景点。</p> <p class="ql-block">作为依托《三国演义》中赵云练兵典故打造的场景复原区,其主打“三国军事体验+文化展示”,既还原古代练兵场风貌,也是游客互动体验的核心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实物陈设:包含仿古战鼓、长枪、战斧等兵器道具,以及黄红配色的三国制式旗帜,还原东汉末年军队训练的装备风格。</p> <p class="ql-block">配套建筑:后方的仿古塔楼(为多层木结构)兼具观景与文化展示功能,常陈列三国军事器械模型。</p> <p class="ql-block">互动体验:部分时段会设置“练兵体验”项目(如模拟击鼓、兵器体验),部分景区活动中会有三国主题的实景演艺(如赵云练兵情景剧)。</p><p class="ql-block">对应赵云“一身是胆”的人物形象,结合《三国演义》中赵云长坂坡救主、汉水之战等战绩,强化其“勇武将领”的标签,是景区塑造三国人物IP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景区大道边赤壁三国古战场内的赤壁之战主题壁画。</p> <p class="ql-block">壁画还原赤壁之战“火烧战船”的核心场景:</p><p class="ql-block">视觉元素:以黑灰色人物/战船剪影搭配红黄火焰色调,突出战役的激烈与火攻的关键特征。</p><p class="ql-block">场景细节:包含骑兵冲锋、战船燃烧等元素,契合《三国演义》中“周瑜火攻曹军水寨”的情节。</p><p class="ql-block">作为景区的文化氛围营造载体,该壁画:补充赤壁之战的视觉化呈现,与“豪杰沙场”“赤壁大战陈列馆”等景点形成内容联动;借助艺术化的场景还原,帮助游客直观理解战役的激烈程度,强化三国文化的沉浸感。</p> <p class="ql-block">壁画位于景区植被环绕的区域,既利用自然环境弱化人工景观的违和感,也通过场景与环境的结合,营造出“古战场遗迹”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此为赤壁三国古战场的“汉代民俗街”,是景区内还原汉代市井风貌的主题街区,以东汉末年(三国所处时代)的民俗、商贸场景为原型,兼具文化展示与沉浸式体验功能。</p> <p class="ql-block">赤壁三国古战场内的赤壁塔,为景区制高点景观塔,以“赤壁之战瞭望塔”为设计原型,是俯瞰古战场全貌的核心点位。</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采用仿汉式楼阁式塔结构,共7层(象征“七星坛借东风”典故),塔身以青砖砌筑,檐角悬挂铜铃,每层设有观景回廊,塔顶为攒尖顶设计,融合汉代军事建筑与传统塔刹风格。</p> <p class="ql-block">从豪杰沙场边草地旁可仰观、欣赏赤壁塔及其周边水体与草木花卉等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塔内每层陈列三国主题展品(如赤壁之战战术图、汉代兵器模型),顶层设有“赤壁鏖兵”全景观景台,可直观感受长江对岸赤壁矶与曹军水寨旧址的地理格局,呼应“登高望远观古战”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游览价值:登塔可将长江、赤壁摩崖石刻、连舫景观等核心景点尽收眼底,是摄影取景与历史场景还原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还可赤壁塔顶层和底层,从其盘旋而上的四方形楼梯眼中俯拍或仰拍,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拍摄效果。</p> <p class="ql-block">赤壁塔的四方形楼梯眼采用“层层嵌套”的汉式楼阁结构,每一层的楼梯口与上层形成方形透视框。这种设计既还原汉代塔楼的“井干式”营造技艺,也天然构成“框架式构图”的拍摄条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俯拍视角:从上层楼梯口向下拍摄,底层的楼梯、墙面与地面装饰(如三国主题彩绘)被方形框聚焦,视觉重心集中,兼具建筑几何美感与文化元素。</span></p><p class="ql-block">仰拍视角:从楼梯底层向上拍摄,多层方形框架向塔顶收缩,形成强烈的纵深感,搭配古旧的砖石、木质纹理,呈现出“时空隧道”般的历史氛围感。</p><p class="ql-block">材质加成:塔身的仿石肌理、铜锈色金属构件,为画面增添复古质感,与赤壁古战场的历史调性高度契合。</p> <p class="ql-block">塔下有魏军大营等附属建筑。</p> <p class="ql-block">离开赤壁塔,走出龙门。</p> <p class="ql-block">向景区出口走去。</p> <p class="ql-block">途中仍有不少与三国古战场相关的人文景观或元素,虽包含诸多商业运作在内,但仍不失为是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仍有可观可赏之处。</p> <p class="ql-block">“不到赤壁,不解三国。”景区虽然多为人工景观,但也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与体验感,具体体现在:</p><p class="ql-block">历史场景的地理锚点:赤壁矶、长江岸线等自然地理是赤壁之战的真实发生地,人工景观(如连舫、古战场复原)是对历史场景的可视化还原,能让游客直观理解“以少胜多”战役的地理逻辑。</p><p class="ql-block">文化符号的集中呈现:赤壁摩崖石刻(相传周瑜手书)、拜风台遗址等是现存的历史遗存,人工打造的陈列馆、塑像等则是对史料与文学(《三国演义》)的补充,形成“史实+艺术”的立体文化体验。</p><p class="ql-block">沉浸式的三国体验:从汉代民俗街的市井互动,到赤壁塔的登高观古战格局,再到豪杰沙场的练兵体验,人工景观构建“从看历史到入历史”的沉浸感,让三国文化从文字变为可感知的场景。</p><p class="ql-block">非遗与民俗的融合:景区融入湖北本地的汉代民俗、赤壁竹编等非遗项目,人工景观成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载体,兼顾文旅体验与文化传播。</p><p class="ql-block">这些人工与自然、遗存与创意的结合,让“三国”不再是遥远的典故,而是可触摸的文化现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