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个时期的报纸出版,极不正常,报纸名称也有《无锡日报》、《革命造反报》和《红无锡报》几种。</p> <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1日,头版通栏刊登毛主席像。</p> <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无锡官方还是出的日报,看上去也比较正常。文革中后期,报纸忽停忽办,一会儿每周二期、一会儿每周三期,还几度易名,真是乱了套。</p> <p class="ql-block">这一版的下半部,刊发《首都十万人盛会热烈欢迎阿党政代表团》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十万人的盛会司空见惯,就是无锡这样的中小城市,动不动也是万人集会、游行。</p><p class="ql-block">这里提到的阿国,名叫阿尔巴尼亚,虽是共产党国家,也是一只白眼狼,日后他是与中国明里翻脸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似乎也从此慢慢悟出了国与国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p> <p class="ql-block">5月5日,头版刊发《解放军报》社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是一句当时到处可见的标语口号,弄得全国人民紧张兮兮,连生产都不好好搞了。</p> <p class="ql-block">5月6日第3版,炮火开始射向吴晗,三年之后的1969年10月11日就将自杀身亡;这个人的经历很有故事性,但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显然是为政治目的了。</p><p class="ql-block">(注:《无锡日报》的消息一般都晚于北京,但以无锡报纸的报道为线索,也可以看出文革发展的脉络。)</p> <p class="ql-block">5月7日第4版,通栏标题对当时运动的提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后来一般都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头版,在一条毛主席会见阿国谢胡的新闻后,后来成为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登场了。</p><p class="ql-block">之后的11月10日,姚文元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终于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头版报道,美帝飞机入侵云南并击落我机,我国表示最强烈抗议。</p><p class="ql-block">从我国刚解放后不久的朝鲜战争开始,美帝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第3版第二条消息是南越主席电贺我核试验成功;在此之前的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文革大将戚本禹上场,矛头直接对准北京市委。</p> <p class="ql-block">5月29日头版,通栏标题的四个念念不忘,是极左思想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1966下半年的报纸没查到、似乎停办了,可以想象大批判、造反夺权后,原有的运行秩序全部被打乱了;《革命造反报》就是“造反”成功后,无锡官方最早的报纸,<span style="font-size:18px;">报头是集的"毛体”字,这在文革时期并不少见。</span></p><p class="ql-block">查到的“革命造反报”从1967年1月21日-1967年2月9日,有8期;实际该报历时二个月左右,一共出了12期。</p> <p class="ql-block">1967年1月21日的《革命造反报》,头版刊登毛主席一九二九年写的文章。</p><p class="ql-block">刊头标明是第五期,说明此前还出了四期,那么这个造反报创刊的日期还要早些,大概是在1966年的12月吧!</p><p class="ql-block">社址是东方红路118号,括号说明是原中山路,记得那儿应该就是老的无锡人民广播电台的办公地点。</p><p class="ql-block">该张报纸左上角有人备注了一行字:本期起至改为《红无锡报》止全部齐全。说明此前的4期暂时没有收集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月21日的第3版,刊登人民日报社论。</p> <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9日,这是《革命造反报》的第12期,也是最后一期。</p><p class="ql-block">第1版,刊登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锡部队的公告,说明那时社会比较混乱,地方实行军管了。我记得文革后期的市委、市革会主要负责人,是军方的首长。</p> <p class="ql-block">2月9日第2版,《革命造反报》的社论《是反革命,就要坚决镇压!》。</p> <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11日-1971年8月31日,无锡的官方报纸,名字改成稍微文雅一点的《红无锡报》了。</p> <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11日,红无锡报,头版刊发毛主席像。</p> <p class="ql-block">接上图。</p><p class="ql-block">这是《革命造反报》改版以后的第1期,社址仍是东方红路118号。</p> <p class="ql-block">2月11日第2版,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介绍夺权斗争的基本经验。</p> <p class="ql-block">2月11日第3版,刊登《人民日报》社论,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斗争的一个好范例。</p> <p class="ql-block">2月11日第4版,无锡的造反派杀气腾腾地“砸烂黑市委 捣毁修字楼 揪出吃人狼 打倒活阎王”。</p> <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11日的《红无锡报》,居然还出了下午版。</p><p class="ql-block">下午版头版刊登《人民日报》社论,抓革命,还得促生产,不然吃的用的东西更少了。</p> <p class="ql-block">2月11日下午版的第2版报道,美国强盗的军用飞机连续侵犯我领空,我严正警告。</p> <p class="ql-block">2月11日下午版的第3版,刊登了无线电厂反革命组织“10.22兵团”的罪行录。</p> <p class="ql-block">1970年6月22日的《红无锡报》,报头又改用集来的“毛体”字,而且第一次看到标明是“无锡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p><p class="ql-block">头版头条刊发的新华社消息称,我国夏粮作物又获丰收,报道通篇是文革时期典型的阶级斗争语体。</p> <p class="ql-block">1971年8月31日头版,刊头又改为仿宋字体,介绍战斗在三大革命第一线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工农兵通讯员,不少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大概是靠边站了。</p> <p class="ql-block">8月31日第4版,有一条“美国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理事会上成为众矢之的”的消息,右下角还有一篇介绍关贸总协定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在五十多年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人就挥舞起了关税大棒;</p><p class="ql-block">想不到,中国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时期,也关注过关贸组织;</p><p class="ql-block">更想不到,三十多年后的2001年11月10日,我国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从此,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8月31日头版的右下角,有一篇《停刊词》,文中说:根据省委决定,为了使报纸更有效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进一步办好《新华日报》,本报自九月一日起停办。所以,这是《红无锡报》的最后一期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停,可能就是六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是这样,也是地方新闻史上的奇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目前查到的、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的无锡官方报纸,名为《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战报》,时间已是1977年7月1日(详见本人美篇作品《老报新读:1977年的无锡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