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完《我们是矿工儿女》这两本书后,对赵致真老师韧劲钦佩之至 为赵致真老师点赞,80岁的老师竟然策划带领70岁的学生, 从构思到执笔,从修改到出版,一步步走完了这段看似不可能的路,他教会学生的不只是怎么写书,更是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往,如何把“平凡”二字,写出尊严。因为已经有好多成功人士,名人以及许多普通读者发表读书感,点评, 书中也有出书的艰辛过程……那么我一个草根读者就不雷同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就想写写我的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西铭矿的里程碑——《我们是矿工儿女》</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出版后,在西铭矿的每一户人家反响很大,我从快递站拿到书的那一刻,很激动,回到家迫不及待的翻开来,一页页读下去,竟舍不得停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矿工儿女》这本书,是普通矿工子女第一次集体发声,第一次把自己的故事写进历史,实实在在地立下了一块碑——属于平凡人的里程碑,不是用石头垒的,是用记忆,情感和勇气垒起来的。赵致真老师带着班委和学生们手把手教写出来的,不是华丽辞藻,而是真实的生活。每个人写自己的家,自己的事情,写父母的辛劳,写西山五中的老师如何点亮学生前进路上灯塔……我读着读着,感到很亲切,很荣幸,自豪,因为我看到书中提到所有在西山五中任教的高材生教师我几乎全认识也几乎全部都教过我,他们现在 几乎全部是在单位的重要领导岗位,都是成功者。并且发现七八成的作者我都认识,有的还是儿时一起跳皮筋、打沙包的伙伴。谁能想到,当年在矿区泥地里打滚的孩子,如今也能出书立传?这不只是简单文字的胜利,更是尊严的觉醒。从这些朴素朴实的叙述里,我重新认识了西铭矿的过往历史,知道了那些从全国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为什么愿意扎根在这里教书育人,他们把光带进了矿山的 西山五中也把希望种进了学生心里。这本书的出版,是第一次, 是第一个里程碑,但不会是最后一次。它告诉我们:哪怕出身最普通的家庭,只要愿意讲述,我们的声音,也值得被听见,我们的历史也可以变成文字出版的书, 留在纸上传给下一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