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1-0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头天下午前往洛阳的途中,和家队友聊起周边的名人故里和归宿,家队友突然说范仲淹和二程的墓地就在附近,在高速上都能看到。我还真的认真地一路寻找,只是虽已深秋,却依旧枝繁叶茂的,竟然遮挡了视线,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家队友说返程时去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佩服家队友的博学与见多识广,被我戏称是“百科全说”,似乎没有他不知道的,哪怕是只去过一次的地方,听他描述的熟悉程度会让你感觉他去过了无数趟。这就是本事啊!我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龙门石窟景区出来,已经中午12点多了。家队友说直接导航去范仲淹墓,然后在附近镇上吃午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分钟后到达伊川县许营村附近的范仲淹墓园。墓园处在一片荒野中,只有一尊高大的汉白玉塑像静静伫立在几株松柏中。塑像台阶下的场地上,还有农家正在晾晒的玉米花生以及丢弃的花生藤,门前连个像样的停车场都没有,只能把车停在人家正在晾晒的玉米花生旁边。也许这原本就是停车场,因为人烟稀少所以被农家充分利用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偌大的广场上,除了一个正在晾晒东西的农妇,只见到了带孩子的两家人。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超过十个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绕过塑像走过一座水泥桥,走进挂有“范园”匾额的大门,再穿过一个写有“高山仰止”的石牌坊。石牌坊很显然是半边古朴半边是新修的,道旁的石羊石虎和翁仲,带玻璃罩的应该是文物,也仅剩两三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步道再往前,右手边有两块老碑,是顺治年间的重修碑。左手边有神道碑,碑额有宋神宗亲篆的“褒贤之碑”,碑文是欧阳修撰写,对范仲淹文治武功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因有玻璃罩住,具体内容看不太清楚。旁边还有一块乾隆之碑,祭文中也是给予范仲淹高度评价。帝王们之所以如此褒奖,自然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忠心爱国的臣子,而范翁“先忧后乐”的思想更是得到天下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进一院落,便是范文正公祠,门柱上写着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祠堂内也很是简陋,除了一尊塑像几块牌匾,再没其他东西。院子里立有几块石碑,有县政府立的重建范文正公祠记事碑,也有范氏宗人立的先贤范文正公纪念碑和褒孝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才得以了解本不是伊川本地人的范仲淹为何会葬于此地。原来直接原因是遵循古代礼制并解决家族葬地问题。范仲淹的母亲谢氏改嫁朱氏,按礼制无法归葬范氏或朱氏祖茔;范仲淹恢复本姓后,自身也无法葬入朱氏祖茔。而他在守孝期间拜谒唐代名相姚崇墓,发现姚崇因类似原因(母亲改嫁)与母合葬于伊川万安山,遂效仿此形式,将母亲迁葬至伊川,形成家族墓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后,家队友才说,忘了去看看姚崇墓,就在附近。因对姚崇不太了解,所以也不太遗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了祠堂往后面去,看到一墓,以为就是范仲淹墓,走近看却是范仲淹母亲之墓,其墓不远的西北处是范仲淹长子之墓,其子之墓的西南处才是范仲淹之墓。家队友解释说这是“携子抱孙”的家族葬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墓极其简陋,墓上杂草丛生,墓前一块写有“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墓”的墓碑。也许是因人迹罕至,也许是疏于打理,和游人众多的白居易白园相比,范仲淹的范园就显得格外冷清萧条与荒凉。若论贡献,他也能完胜白乐天的。范仲淹被称为北宋第一完人,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还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真正做到了武可安邦兴社,文能济世固江。这样的人,不应该更受到后世人的膜拜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因范园过于偏僻,世人知之甚少吧。若是千里迢迢而来,只看一个墓园,似乎有点不合算。伊川或者洛阳要是能规划出一个大旅游圈,把范园姚园程园纳入团队旅游线路,附近再增添一些生态农庄采摘园之类的附加景点。既能发展当地文化旅游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