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音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宗教场合向来是极少去的,自诩为无神论者,可是不够彻底,比如死人还是怕的!今年弟弟从县城考到市里的新单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自然非常高兴,想来是菩萨显了灵,祖坟冒了青烟。唠叨着要去附近的观音洞还愿,我也想去看看近在咫尺,快四十年没有去过的观音洞,这地方还是儿时来过,那时每年春节寨子里都是要耍花灯的,大年初一起元宵十五散,每到起灯和化灯时是要在这里祭祀菩萨的。小孩子总是成群结队的,趿拉着破鞋霹哩啪啦地在寒风中跟着跑。倒不是因为玩灯如何精彩,其实是接灯的主人家开财门时的花生、包谷花、葵花等零食对小孩的极大诱惑,偶尔遇到富裕点的人家还会得到一两片猪头肉、或一两颗糖吃。</p> <p class="ql-block">在街上,一向节俭的母亲不但买了香蜡纸烛等祭祀的物品,还买了油盐等供僧人的吃食。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知道一分一厘来之不易,劝母亲表示一下意思就行。可在母亲的潜意识里,菩萨是神圣的,不可敷衍的。但我一向认为宗教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如果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供奉是不可取的,因此到了观音洞门口我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最近因工作原因暂时来到省城工作,每天上班从单位旁边的观音洞门前经过,被观音洞优雅的环境所吸引,约同事小宋一起去爬爬。观音洞的大门和别的大门没什么两样,只是大门好像许久没开了,大门外用来排队的栏杆依旧在,不过锈迹斑斑,昔日的辉煌也不复存在。一老态龙钟的尼姑向游客收取两元钱,没说明是什么费用,许是门票钱吧,反正也没票。进大门抬头一看,满山都是绿油油的,紧贴崖壁的红色古建筑在茂密的树林掩映下若隐若现,知名不知名的花儿漫山遍野,蝉儿高声歌唱,虫儿低声吟诵,蝴蝶翩翩起舞……真是修身悟道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与小宋拾级而上,每步景各异,色不同。负氧离子自告奋勇地钻入肺里,蓝天白云争先恐后地映入眼帘。信步来到位于半山腰中的观音洞,洞儿深不过十米,宽不足一丈,许是洞不在深,有菩萨就灵的缘故吧!洞周围整齐有序地分布着大雄宝殿、财神殿、千手观音殿等。遗憾的是每个宫殿大门口都有居士或尼姑把守,殿前都写有“先上香,后拜神,严禁外带香火进入”等告示。想许是外来香火水土不服的缘由吧!在财神殿,一位尼姑发现一位游客没掏钱买香火就想往里面闯,立即大声呵斥游客,游客说我只是想看看,尼姑凶神恶煞地说有什么好看的。不知道她的声音有没有惊吓到她精心呵护的菩萨,这里的风景确实没她的脸色难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众多的碑刻,不是文人骚客、名家大腕留下的墨宝,大多是惨不忍睹的“鸡脚叉”,绝大多数记录的是捐资人的姓名及钱款数额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长的达百余年,短的不足十年。美丽的风景,不和谐的音符,然并不令我心烦,想来再显灵的菩萨也是匠人所造,何况尼姑和尚等凡人乎?</p> <p class="ql-block">快步下到山下,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刚才斥责游客的尼姑正在山门旁严肃认真地眯眼念经,与刚才的样子判若两人,难道是在忏悔乎?出了大门偶然发现,门前的石阶有几块居然是墓碑所砌,真不知道是尼姑和尚不讲理儿还是观音菩萨睁只眼闭只眼,把逝者的东西顺手牵羊拿来做自己的垫脚石。</p> <p class="ql-block">想一向虔诚的母亲如果目睹此景,不知道她老人家作何感想。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母亲叫我去十余公里的地方帮她还愿,让人纳闷的是哪里没有寺,也没有庙,蛇儿遍地、野兽出没、渺无人烟的半山腰不知道怎么会有人在那里许愿?母亲将省吃俭用买来的祭祀用品郑重地交给我,反复交代一定要送到。荆棘遮盖的路儿实在是不好走,走到半路我就不想走了,倒在草丛中呼呼睡去,一觉醒来夜幕已降临,吓得赶紧将还愿的物品奋力甩入洞中,忐忑不安地跑回家中。第二天母亲告诉我,昨晚的觉实在好香,菩萨没有找她麻烦,想必是按时还愿的缘故吧!心中不禁窃笑,难道菩萨从洞中取走了祭品不成?这不过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罢了。</p> <p class="ql-block">四年后我离开了省里,当年在观音洞前许愿留我在省城的领导如今早已退休,而我即将步入花甲,细细想来许是我这一生不屑于烧高香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12日于贵阳,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修改于清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