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冰心故居

通宝汽车87153826

<p class="ql-block">走进杨桥东路17号的大门,深棕色的门框上雕着繁复的纹路,红灯笼静静垂挂,金穗轻晃。阳光从头顶洒落,照在门楣上那方“冰心故居”的牌匾,也照进院中一隅绿意。我站在门槛前,仿佛听见了百年前的风穿过天井,吹动书页,也吹起了那些藏在木梁与砖墙之间的旧事。</p> <p class="ql-block">福州冰心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这里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家宅,林觉民牺牲后,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了这座宅子 。现故居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内部辟有“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室和“冰心与福州”展室 。</p> <p class="ql-block">走进福州“三坊七巷”的杨桥东路17号,这座院落格外特别,既是冰心故居,亦是林觉民故居,三进院落坐西朝东,风火墙围起一方静谧,天井两侧的南北院自成天地,“紫藤书屋”等古迹默默矗立,藏着几段名人交织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紫藤书屋”四个字悬在门楣,墨色沉静,像一段未曾褪去的书香。两侧对联低语着旧时文人的志趣,雕花窗格透出屋内陈列的老照片与手稿。我驻足片刻,仿佛看见少女谢婉莹倚窗读书,阳光落在她手中的《繁星》,字句如露珠般清亮。那是一个还未成为“冰心”的清晨,却已藏着一颗澄澈的心。</p> <p class="ql-block">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世纪老人”。她的一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的照片里,她年轻时的笑容温婉,眉目间有书卷气,也有南方女子的柔韧。文字讲述她如何从这座院子走向北京、走向世界,又如何在战火与动荡中,用一封封《寄小读者》抚慰无数孩子的心。她的笔不是刀剑,却比刀剑更有力——它温柔地剖开时代的坚硬,种下爱与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这院子里,便想到屋子的主人冰心。这位被誉为“文坛祖母”的世纪老人,本名谢婉莹。“冰心”这个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恰如她的一生,清澈、真诚而充满爱心。她出生于1900年,见证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她的文字,无论是清丽隽永的《繁星》,还是温暖几代人的《寄小读者》,都像一股不息的温泉,滋润着无数干涸的心灵。她用最温柔的笔触,书写着母爱、童真与自然,在那纷乱的年代里,为人们筑起了一座爱与美的精神家园。她不仅是杰出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与儿童文学家,其人格与文品,如同灯塔,至今仍指引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这座院子不只是诗意的栖居,也曾是热血奔涌之地。1905年,林觉民在此成婚,几年后,他于广州起义前夜写下《与妻书》,字字泣血:“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家国与深情,在这方院落里交织成最沉重的回响。后来林家离散,谢家迁入,命运的流转竟让两位时代人物共享同一片屋檐。而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也曾踏过这青石板路——三个人,三种人生,却都在这里留下过呼吸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屋内陈设如旧,白墙衬着深褐梁柱,一幅水墨画悬于正中,画中人似在沉思,又似在远望。对联上的金字在光下微闪,像未说完的话。木桌上的绿植静静生长,仿佛延续着百年前书房里的生机。我坐在椅边,闭眼片刻,耳边似有翻书声、孩童的诵读声,还有那位老太太轻声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p> <p class="ql-block">庭院深处,一尊雕塑静静伫立:一男一女,姿态亲密,似在低语。他们不说话,却讲尽了人间的眷恋与不舍。我忽然明白,这院子之所以动人,不只是因为住过名人,而是因为它承载过真实的情感——林觉民对妻子的不舍,冰心对母亲的依恋,对童年的追忆,对世界的温柔凝望。这些情感没有随时间消散,反而在砖瓦间沉淀成一种静默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出两人的故居时,我默念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忽然感悟故居的价值从不在楼宇的华美,而在那些曾在此生活过的人,他们以爱温暖世间,以义照亮前路,以才书写时代。瞻仰之间,既是回望历史,也是在心底种下一对“德”与“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冰心积极投身文学事业和社会活动,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她始终关注青少年成长,晚年仍笔耕不辍,创作了《我的故乡》《童年杂忆》等作品,翻译了泰戈尔的《园丁集》《新月集》等经典著作,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1999年,冰心逝世,临终前仍牵挂文学事业与青少年发展,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p> <p class="ql-block">冰心的作品以“爱”为核心,影响了数代读者,她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她活了九十九岁,人们称她为“世纪老人”、文学巨匠、“冰心奶奶”。</p><p class="ql-block"> 她的散文以“爱的哲学”为内核,温柔底色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融合古典文学与欧化语法元素,婉转灵动,行云流水,被称为冰心体散文。</p><p class="ql-block"> 1990年,她获得雷洁琼、韩素音创办的“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25年,获“国际冰心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她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外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孩子,她是“真、善、美”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最后回望,那位慈祥的老者仿佛就坐在书架前,蓝衣素雅,笑容温和。她不说话,却让人感到安心。那满屋的书,是她一生的足迹,也是她留给世界的礼物。我轻轻合上院门,像合上一本读完的书——故事结束,余韵未散。这座院子,仍在讲述,仍在温暖,仍在等待下一个愿意倾听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