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脚背如何诱发以及在步态中使用。

南石康复 mola

<p class="ql-block">踝背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勾脚背”动作,是我们偏友们最常练的动作之一,偏瘫以后,我们的下肢由于受到不良摆放,伸肌痉挛模式,跟腱挛缩,以及肌力不均衡等各种原因,会引起足下垂,足内翻等等问题,而“勾脚背”这个动作的练习成了改善以上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那究竟该如何去正确系统的练习这个动作呢?</p><p class="ql-block">勾脚背是一个需要大脑与脚直接建立联系的随意动作,其训练与应用需遵循科学方法,</p><p class="ql-block">一、训练前提:建立大脑与脚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勾脚背训练的首要问题是大脑和脚之间能否建立直接联系。也就是大脑能否感觉或者感受控制住踝关节的运动情况,若无法直接建立,需先从感觉手段入手,提升脚部的感知,确定大脑与脚建立联系后,再进行后续刺激训练。</p><p class="ql-block">二、刺激性动作的合理运用</p><p class="ql-block">(1) 常用刺激手段:可通过刷擦脚背外侧、刺激第五和第四脚掌骨之间、拉伸脚趾,也就是捏脚趾头肚的情况,这类方法属于应激刺激手段,反射性地诱发勾脚背动作。</p><p class="ql-block">(2) 注意事项:这类刺激性动作属于多突触反射,仅在脊髓产生,不能过多使用。因为勾脚背动作需要与大脑建立联系,若过度依赖脊髓反射的刺激,会使局部敏感度降低,后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硬性刺激需尽早且适度使用,最终目的是建立大脑对勾脚背的主动控制。</p><p class="ql-block">三、动作执行的关键要点</p><p class="ql-block">1. 姿势与动作顺序:要在屈膝屈髋的姿势下进行刺激,且脚跟需踩实。动作顺序上,应是脚趾先翘,然后脚背随之翘起,二者需呈现顺应、承接且及时的关系,不能脚趾翘得过高再带动脚背,否则过度使用趾长伸肌会抑制胫前肌,可能引发膝过伸等问题。</p><p class="ql-block">2. 肌肉收缩要求:在勾脚背的过程中,胫前肌的中上段纤维必须得收缩。很多人训练时容易出现胫前肌下段纤维收缩而上段不收缩的情况,同时在收缩过程中,前面的肌肉往上收缩时,小腿后面的肌肉要顺着它往下配合。尤其注意跟腱处有没有充分延展。</p><p class="ql-block">3. 多方面配合:</p><p class="ql-block">(1) 脚后跟必须时时保持稳定(如在床面等支撑面上)。</p><p class="ql-block">(2) 脚趾和脚背的动作要顺应配合。</p><p class="ql-block">(3) 关注胫前肌上段肌肉的兴奋状态。</p><p class="ql-block">(4) 注意大腿、小腿前面肌肉与小腿后面肌肉的长短配合。</p><p class="ql-block">四、向步态应用的过渡</p><p class="ql-block">勾脚背的最终目的是在走路中运用。躺床上会勾脚背了,就要提高难度在座位下足跟压地的情况下练习勾脚背,如果坐位下学会了,就要尝试在站立位下练习勾脚背。当站立位学会了以后,就要着手运用到步态当中了,只单纯学会这个动作是不够的,得最终运用到走路的模式当中。所以,需将勾脚背动作与整体下肢迈腿的动作相匹配,把它变成一套模式化的动作,融入到步态姿势中。只有完成从激活、诱发到运用的全流程,才能真正实现勾脚背在步态中的有效应用。</p> <p class="ql-block">步行功能康复小组</p><p class="ql-block">盛峰主任:15238123109</p><p class="ql-block">张一帆:15083380852</p><p class="ql-block">王莉:18614986553</p><p class="ql-block">孙鹏展:1873779687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