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教暖人心,名师引领促成长——武威市教育局赴古浪送教下乡活动

怡然

<p class="ql-block"><b><u>  教师肩负塑造灵魂等重任。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大批好老师。</u></b></p><p class="ql-block"><b> ——习近平</b></p>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名师队伍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25年11月6日,武威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送教下乡到古浪县的送教活动。</p><p class="ql-block"> 通过组织市级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及学科专家赴古浪县开展送教下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p><p class="ql-block"> 参加活动的有市教育局领导、古浪县教育局领导、以及全县100多各学科教师。</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是新课改下一种既实在又高效的教研方式。它让每位老师都能在分享中成长,在实践中突破。它不仅能帮助老师更深入地吃透教材,还能激发个性化的教学创意。通过分享不同课堂,老师们能敏锐地捕捉到新课改的方向,提升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教研形式搭建了一个同伴互助的平台,让老师们在交流中开阔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共同成长。</p> 语  文  课  堂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陈淼桃,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语文老师,甘肃省十佳辅导员、武威市骨干教师、武威市优秀班主任。】</b></p> <p class="ql-block">  陈淼桃老师的这节课,以“勾关键句、圈关键词”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具体数据与景物描写中触摸奇迹,在恶劣环境与艰苦条件的对比中感悟坚守。从品读文字到观看视频,从小组交流到撰写颁奖词,学生不仅习得阅读方法,更读懂了“青山不老”背后的精神密码——是默默耕耘的奉献,是对抗风沙的坚韧。当课堂与现实联结,八步沙六老汉的事迹延伸出榜样力量,让这堂语文课成为浸润心灵、传递正能量的生动一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何艳,古浪县城关第四小学语文老师,优秀班主任,曾获得县级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b></p> <p class="ql-block">  何艳老师这节课围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语文要素,设计“探寻奇迹”“感悟环境”“理解课题”等任务,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思维能力,通过老人植树造林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子孙后代的精神,将环保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体现了文化育人价值。</p> 数  学  课  堂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赵春霞,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数学老师,武威市技能大赛一等奖,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优秀教师、学科骨干教师。】</b></p> <p class="ql-block">  赵春霞老师这节课通过“猜想—验证—推导—应用”的思路,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后续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及立体图形表面积奠定了基础,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本相关练习,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实例并计算其面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吴建斌,古浪县城关第四小学数学老师,2022、2023年被古浪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23年在天马名师工作室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执教的《认识周长》荣获市级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育期刊。】</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吴老师紧扣教材重难点,以“特殊—一般—猜想—验证”的探究路径,循循善诱,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诞生过程完让孩子们自己经历了一遍。孩子们在“数面积”“转化长方形”“推导公式”的动手操作中亲历数学抽象,成功“生长”出属于自己的面积公式,呈现了一节灵动而深刻的精彩课堂。</span></p> 英  语  课  堂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史龙,武威第二十一中学英语老师,凉州区教学能手,全市中小学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b></p> <p class="ql-block">  史龙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为外研版(2025)四年级上册Unit 4 Wonderful seasons Start up的对话课。教学设计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设计,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引导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本节课依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为框架,设置梯度任务,每个教学环节对应关键语言知识的输入,在创设的真实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关键信息,从英文歌曲中自然习得语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何雪莉,古浪县城关第四小学英语老师,县级青年教学能手,县级优秀班主任,曾获得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何雪莉老师紧扣单元核心句型与季节主题词汇,歌曲吟唱,情景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目标语言。孩子们兴趣浓厚、自信表达,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不仅扎实掌握了关于最喜欢的季节的知识,更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六堂课展示结束后,市、县教师围绕六堂课展开了深入的评课研讨。老师们纷纷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活动的设计等多个维度进行点评。同时,老师们也坦诚地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梳理出优化教学的思路和方法。</p> 专  家  简  介 <p class="ql-block">   唐兴爱,一九七一年九月生,正高级教师,陇原名校长、甘肃省骨干教师、凉州区数学名师唐兴爱工作室首席名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2019年武威市首届名校长获得者,2018年获武威市“百姓学习之星”,2023年被评为凉州区“领军人才”,先后多次荣获“兰州铁路局优秀教师”“凉州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教学方面,用心做教育,用爱做校长,2009年起,任凉州区武南铁路第二小学校长,学校荣获“甘肃省快乐教育示范校”等6项省级荣誉;2019年起任凉州区和平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热爱教育,笔耕不辍,个人教育文集《追寻教育的脚步》《向阳而生》和《家长是孩子一生的教科书》(合著)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主持参与省级课题并通过鉴定6项,其中《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之转变》荣获二等奖。近六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文艺报》《教师报》《散文选刊》《奔流》《甘肃日报》等杂志。</p> 专  家  讲  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教 育 家 精 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b></p> <p class="ql-block">  唐校长用他的生命轨迹告诉我们,一位卓越的教师,最终是靠人格的底色、思想的光辉和情感的温度来站立和行走的。</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路上,我们将带着今天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1.回归本源:在每一节课中,不仅传递知识,更致力于唤醒情感、点亮生命。</p><p class="ql-block"> 2.坚守与开拓:坚守“守正育人”的初心,同时勇于开拓,在“再创业”中寻找职业的新增长点。</p><p class="ql-block"> 3.共享与共生:更主动地与教育同仁及校内同事交流协作,在“以人育人”的场域中,实现真正的“共生长”。</p> <p class="ql-block">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为我校的孩子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更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它架起了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助推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际合作,在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 稿:教研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编 辑:宣传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审一校:电教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审二校:马建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审三校:赵子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感 谢 大 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