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故宫里研学

合家欢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这家子在沈阳原来有套“院子”,发迹后才到北京换了“豪宅”,那他在沈阳那套“院子”是个什么样子呢?</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沈阳老宅现在叫“沈阳故宫”,分三期工程建造,一期即东路,二期为中路,三期是西路。</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东路(即一期)由他本人主持建造。</p> <p class="ql-block">东路大门的一旁开了一个小门,让人疑惑,难不成接待上访人员用?经查,原来给宫内勤杂仆人进出。</p> <p class="ql-block">一期工程始建于1625年,今年2025年,正好400年</p> <p class="ql-block">进了东路大门一看,像极了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安营扎寨,中间一座高大的元帅主帐篷,两旁分列十座副将的帐篷。</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那座“主帐篷”便是大政殿,努尔哈赤的办公室,殿顶是古建筑典型的重檐攒尖顶。殿前的盘龙柱成了标准版。</p> <p class="ql-block">与北京故宫不一样,大政殿八角形布局,有说八方归一,也有说八旗制度,更有人说满清人喜欢“八” ,谐音“发” ,八方来财!</p> <p class="ql-block">中路与其说是皇太极主持建造的,还不如说是他扩建的,因为他爸在世的时候他就住在这块地方。大门现称大清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进了门就见到崇政殿,殿顶盖的金黄色琉璃瓦,奇怪的是用一圈绿色的琉璃瓦围着,讲解员说那是游猎民族怀念大草原的缘故,深究竟是封建王朝在建筑上的严格等级制度,除了北京皇家院落,其它地方都不允许铺设满屋顶的黄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前一边摆放的日晷,标准时间。</p> <p class="ql-block">另一边摆放着嘉量,是空间的标准器。</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的墀头配色很有意思,蓝色的浮雕琉璃砖</p> <p class="ql-block">围栏的望柱却用了赤红色的花岗岩石,整个大殿看上去五颜六色。</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种赤红色的石头产自辽宁当地,叫小豆红石。</p> <p class="ql-block">门窗的棂花全部都采用了三交六椀的高等级花纹,彰显皇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里大部分都是硬山顶,搏风板处用浮雕琉璃砖砌成。</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古色古香的地方摆一个可照出影像的现代球体?违和感太强了!</p> <p class="ql-block">出了崇政殿,突然视线仰望,眼前出现一座高楼(这可跟北京故宫的平地不一样),到门口看了简介,原来是皇太极跟他老婆喝酒对诗办家宴的楼,美其名曰“凤凰楼”。想必源自李白的那句诗。</p> <p class="ql-block">在三米多高的台基上再加建三层楼,妥妥的盛京最高点!只是与北京故宫相比,脊兽数量就少多了,陪都不敢多呀。</p> <p class="ql-block">在清宁宫前的砖坪里竖立着一柱木杆,杆头上还置放着一个大碗,猜想他家喂鸟,不让鸟到处乱飞,结果一问,满语叫索伦杆,用来喂乌鸦的,因为乌鸦救过他们家祖先的命。</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里的消防缸都是铸铁的或铜的,沈阳故宫里的是陶土的,有的已经开裂,找工匠锔好了。据介绍,最早还用过的木头的 !</p> <p class="ql-block">清宁宫是皇太极的寝宫,最令人咋舌的是没开大门,开了一个小门,小门还往东开偏了点,好像扎紧了口子的口袋。满族人叫“口袋房” ,为的就是防寒保暖。</p> <p class="ql-block">各个宫殿在严寒的冬天都烧炕取暖,各个烟道最后集中在这个大烟囱冒出去。烟囱砌了十一层,外加三口砖。不巧,正好对应了清朝传承十二个皇帝,包括只当了三年的末代溥仪。</p> <p class="ql-block">有几处青砖外墙,用拱形砖砌成个拱门半圆形,不知何意?有人讲这是力学原理,防止下沉。也有说这叫“堆拨房”,哨兵站岗地点。</p> <p class="ql-block">无需多言,这是透风砖,给墙里木柱子通风去湿的方法。不过,沈阳故宫里只有墙基有,而北京故宫上下都有。</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里的地势有起就有伏,出了清宁宫往后院去,专门有下去的石梯。</p> <p class="ql-block">除了石梯,在台基坪还向下有个地下通道,叫“窨道” ,通往后院。</p> <p class="ql-block">后院里有两间小房子,一间是碾房,一间是磨房,沈阳故宫比北京故宫更加接近普通生活。</p> <p class="ql-block">后院里的廊亭采用了卷棚悬山顶,因为是木结构的,为了保护木构件,加了很宽的搏风板,再钉上了悬鱼档板。</p> <p class="ql-block">后院的一角,用太湖石砌了一座假山,在顶上建了一座亭子,后院就成了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跟北京故宫一样,沈阳故宫里也有珍宝展览。那只花瓶既使是放在当代也是件艺术品,而那只银火壶在冬天提着外出,既能烧水,还能当暖宝宝,古人真是太聪明了!</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三期(西路)是由乾隆皇帝主持建造的。坐稳了江山后,皇帝开始贪图享乐,造的房子大都是用于诗琴书画和吹拉弹唱。</p> <p class="ql-block">在西路里游览,看见一处墙角用平角砖砌成,没想到皇宫里也要“转弯抹角”</p> <p class="ql-block">呈圆弧形的屋顶叫卷棚顶,三个卷棚顶连在一起叫勾连搭,在沈阳故宫里都见识了。</p> <p class="ql-block">三期的窗户用了玻璃,不知道是后装的还是当时就有了。还有窗户可以支撑开,或者向上翻,用上合页铰链,当年就有了合页铰链吗?</p> <p class="ql-block">西路的介祉宫前摆放着一对铜鹿,其中一只有角,很多游客以为这是独角鹿,其实是只公鹿,角用来分公母。</p> <p class="ql-block">颐和殿前摆放的是一对铜制大香炉,盖子上有四条卧牛,雄壮健硕,寓意“健康”,香炉的支撑用了三头大象的鼻子,象谐音“祥”,取意“吉祥” 。</p> <p class="ql-block">文溯阁前立着一对双如意耳大瓶,体现了“岁岁平安”和“天下太平”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嘉荫堂前一对铜制座狮,一公一母,母狮身上爬着几只小狮子,含意“子嗣昌盛”</p> <p class="ql-block">西路的各个大门旁边地上搁置了几个麻石礅子,猛一看,以为是练功的石锁,但一般人真提不起,后猜是拴马石,讲解员也认可了。还是经不起推敲,进一步探讨,才知道那就是挡门石!</p> <p class="ql-block">西路的核心就是戏台,戏台对着嘉荫堂,两边则是围廊。这个布局在全国的 许多清代建筑里都有采用。</p> <p class="ql-block">戏台正面两根柱子上有副楹联,对楹联有兴趣的游客不妨念念,理解其意义。</p> <p class="ql-block">上联是“动静叶清音智山仁水随所会” ,这里的叶不读ye,而是读xie,合洽的意思。跟下联“春秋富佳日……”的富字相对。</p> <p class="ql-block">在沈阳故宫外,有块下马牌,最早是木头的,不耐久,后换成石头的,没想到在2000年发生交通事故,被撞断碎成三截,原物存入博物馆,高仿的立在这儿。</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关外的唯一皇家宫殿建筑群,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在一天有限的时间里,难以面面俱到,只好挑着核心重要的看。加上本人水平受限,字里行间恐有谬误,望美友们指教斧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