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先 农 坛 之 神 仓

张传禄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神仓位于北京先农坛太岁殿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专用的谷物储存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移建现址,被誉为“天下第一仓”,2024年首次面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神仓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位于先农坛东侧;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拆除旗纛庙,乾隆帝下旨将其移建至现址,形成现存格局。‌‌</p> <p class="ql-block">  建筑特点。神仓建筑群占地约3436平方米,呈轴线对称布局,核心建筑包括:</p> <p class="ql-block">  圆廪神仓‌:圆筒形木质结构,单檐圆攒尖顶,覆黑琉璃瓦绿剪边,直径8.6米,内置防潮层,专存碾磨后的祭祀谷物。‌‌</p> <p class="ql-block">  收谷亭‌:四角尖顶方亭,用于晾晒谷物,与圆廪南北呼应。‌‌</p> <p class="ql-block">  附属建筑‌:包括碾房、仓房、祭器库及值房,顶部设气窗通风防潮。‌‌</p> <p class="ql-block">  彩画与装饰‌:采用雄黄玉旋子彩画(黄底青绿旋纹),具防虫防腐功能;山门饰81颗铜制门钉,体现皇家等级。‌‌</p> <p class="ql-block">  功能与文化意义:神仓专储皇帝亲耕“一亩三分地”所获谷物,供祭祀先农、天地等神灵使用,谷物称“神米”,需经晾晒、去壳、精选后存入,流程严格以防霉变。其设计融合实用与礼仪,象征“敬天法祖”的农耕文化,是北京中轴线重要礼制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