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戏迷争锋 擂响三秦 | 2025西安市社区文化艺术季“秦腔戏迷擂台赛”圆满收官

中国秦腔网 马俊峰

<p class="ql-block">中国秦腔网讯:11月5日晚,由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中共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西安市莲湖区委、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戏迷争锋 擂响三秦”2025西安市社区文化艺术季——秦腔戏迷擂台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在西安人民剧院热烈举行。</p> <p class="ql-block">据悉2025西安市社区文化艺术季“秦腔戏迷擂台赛”系列活动自今年5月在西安易俗文化街区启动,采用“文联统筹、区县组织、社区选拔”的三级联动模式,组织开展了千余场赛事,让秦腔艺术扎根基层、浸润人心。5日晚,现场近千名观众与线上直播观众共同在激情沸腾的氛围中,领略“戏在民间”的巅峰较量,品味非遗秦腔的当代新声,见证一场历时六个月的百姓戏曲艺术盛会在高潮中圆满落幕。以热爱与实力,共同抒发对大秦之腔的深厚情愫,也尽显群众舞台上的“凡人星光”——当晚,从层层选拔中过关斩将、最终“唱”出重围的13名各区县“擂主”同场竞技、切磋比拼。</p> <p class="ql-block">此次“秦腔戏迷擂台赛”覆盖西安市多个社区,吸引了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秦腔爱好者报名参赛。参赛者们怀着对秦腔的热爱,纷纷亮出绝活,在舞台上尽情演绎着秦腔的经典唱段。</p><p class="ql-block">比赛现场,选手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化着精致的妆容,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展现出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无论是激昂高亢的唱腔,还是细腻传神的表演,都让观众们置身于秦声秦韵之中,感受着这一古老剧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选手们披挂精致戏服、头戴盔帽长翎,一甩水袖、一个亮相便引来满堂喝彩。《铡美案·后三对》《五郎出家》《祝福·砍门槛》《三击掌》《书堂合婚》《洪湖赤卫队》《游龟山·藏舟》《窦娥冤·托梦》《黑虎坐台》《金沙滩·出家》《二进宫》《海瑞驯虎》《窦娥冤·杀场》等经典唱段轮番上演,“民间高手”们有的创新融合现代编曲,让经典焕发新活力;有的坚守传统唱腔,将老派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西演青年团演绎的秦腔新编曲目《秦腔荟萃》令人眼前一亮,展现出年轻一代对秦腔艺术的创新解读,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p><p class="ql-block">赛事间隙的互动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秦腔非遗集市”在剧场外同步开放,秦腔脸谱绘制、戏服试穿、板胡演奏体验等互动项目前人头攒动,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教学,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秦腔文化的丰富内涵。</p> <p class="ql-block">为“百姓唱将”助兴,来自专业院团的演员们也当起“绿叶”现场助演。西演·青年团带来的秦腔节目《戏曲荟萃》,在唱念做打中尽显艺术精粹。决赛的一大亮点还在评委席上:当晚亮相评委席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东桥、侯红琴、齐爱云、惠敏莉、张涛五位著名秦腔艺术家,不仅从唱腔韵味、台风仪态、情感表达等多维度对选手进行专业评判,确保了赛事的公正性与专业性,更在随后的献演环节携手带来精彩的《戏曲联唱》,让线上线下观众过足戏瘾。</p> <p class="ql-block">经过紧张而严谨的评判,最终赵利军(碑林区)获得冠军,马军(新城区)与王琳(灞桥区)获得亚军,徐新会(周至县)、韩雪梅(长安区)、舒敏(莲湖区)、刘娟(雁塔区)获得季军,韩芝侠(鄠邑区)、王雪娥(阎良区)、梁爱香(临潼区)、杨小玲(蓝田县)、杨长安(未央区)、王建利(高陵区)获得优胜奖。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雁塔区、高陵区、长安区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明,西安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席震宙,西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蔡鑫,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任雪迎,莲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广卫,莲湖区政府副区长王丁为优胜奖选手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角逐,各大奖项尘埃落定。从社区海选的小舞台到人民剧院的聚光灯下,这场赛事打破了专业与民间的壁垒,让普通戏迷得以与名家对话,更让秦腔艺术在交流中完成了一次生动传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新锋颁发优秀组织工作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雁塔区、高陵区、长安区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郗恩信,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高博,西安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曦为季军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学东,西安市政协副秘书长吴有亭为亚军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张琳为冠军颁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冠军 </span>赵利军(碑林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亚军</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王 琳(灞桥区) 马 军(新城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季军 </span>徐新会(周至县) 韩雪梅(长安区) 舒 敏(莲湖区) 刘 娟(雁塔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优胜奖</span> 韩芝侠(鄠邑区)王雪娥(阎良区) 梁爱香(临潼区) 杨小玲(蓝田县) 杨长安(未央区)王建利(高陵区) </p> <p class="ql-block">  获奖的13位选手将组成志愿小分队,走进社区、乡村、校园开展惠民展演,让擂台赛的热度持续蔓延。从街头巷尾的自乐班到专业剧院的聚光灯,从线下的千场赛事到线上3亿次的流量热议,秦腔正以这样的方式,在古都西安续写着“活态传承”的新篇。</p><p class="ql-block"> 本次比赛串联起“专业指导+群众参与+文化传播”的完整链条,让赛事不止于“比”,更在于“传”。这一系列举措,既为戏迷提供了一场又一场精彩演出,更给秦腔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们看到,当西安文联以“扎根烟火生活、深植人民沃土” 为导向,牵起传统艺术与大众生活的纽带时,秦腔火热的生命力便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