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山东日照莒县会场里灯光璀璨,红色背景的大屏幕上,“朱全增作品随实践19号卫星返回捐赠仪式暨‘书法与题画诗’新书首发式”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几位身着正装的男士站在台前,神情庄重,手中捧着象征荣誉与传承的文件证书,正进行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接。那一刻,仿佛时间也为之凝滞——这些曾遨游太空的墨迹,终于从星辰归来,带着宇宙的静谧与浩瀚,重新落回大地的怀抱。台侧,一位女士立于讲台前,声音温润而坚定,讲述着艺术与科技交汇的奇迹。台下,有人举起手机记录这历史性的一瞬,镜头对准的不只是仪式,更是一段文化升空又安然归来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这一刻,没有喧嚣,只有艺术的气息在空间里缓缓流淌。书法、诗词、绘画、航天——这些看似遥远的领域,在今天被一条无形的丝线串联起来,那便是对美的执着,对故土的眷恋,对文明传承的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香傲太空,诗画颂莒地。这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一场壮丽实践的写照。朱全增先生的书法作品,乘着实践19号卫星穿越苍穹,在失重的寂静中书写了中华文化的飘逸与风骨。当这些墨宝重返地球,它们已不只是纸上的笔迹,而是被星辰亲吻过的灵魂,是传统艺术向宇宙发出的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书法与题画诗》新书首发,恰如一场春雨,滋润着这片孕育文化的土地——莒地。这里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曾是东夷文化的中心,如今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科技与艺术创新。朱全增以笔为舟,以诗为帆,载着莒地的风土人情,驶向浩瀚星河,又安然归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站在会场一角,看着那些专注的面孔,忽然明白:真正的艺术,从不畏惧远行。它可以挂在展厅的墙上,也可以漂浮在太空的舱室里;它可以被装帧成书,也可以化作数据在轨道上传递。但最动人的,是它归来时,仍被一双双热切的手接住,被一颗颗懂得的心珍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仪式,不只是庆祝一次成功的“太空之旅”,更是向所有坚守传统文化的人致以敬意。当书法遇上卫星,当题画诗随轨迹绕地球飞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明的自信与张扬——我们不仅能仰望星空,还能让自己的文化,在星空中留下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这墨香继续远行,愿这诗心永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莒州文苑》编辑部 采风团</p> <p class="ql-block">朱全增书画作品的领导们和部分参展人员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