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魅力,就在于求索的过程】一一杂谈集(87)

快乐健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太极拳,不是太好学,是太不好学。不练,啥也出不来,练不到时看不懂,能看懂时已经练到了。太极的魅力就在于求索的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习练太极拳,每个人的目的不一样。一开始就想通过太极训练达到塑造身体,愉悦身心。在经过不断学拳与练拳的经历中,会逐渐把太极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太极修身当成终身课题去努力实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练一副健康的体魄,这是修习太极的目的。</b><span style="font-size:22px;">世界上有一个“苦难守恒定律”。每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不会无故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谓的成功,无非是换一种方法受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才是恒定的真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我这里说的吃苦,决非是让人一定要历经苦难才行。而是要明白一个道理:苦难会摧毁一个人,也会成就一个人。只要坚持梦想不放弃,终有一天,会苦尽甘来。</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我们讲“炼”,就是讲“炼体”,是指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拳架的规矩法度,通过拳架的反复练习,使遍体松柔、体格强健,这也是筑基的功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都听说过,拳打万遍,神明自现。拳练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两句话的事。突然一个现象,刺激到了,突破了瓶颈,又上升一步。当然,打拳,首先练出好身体,换来健康。先别说能不能打,先看能不能把身体变强,能强大,就具备一切可能。越练越弱,是路子不对,功法有问题。知道了法,练上身,让文字变成具体事物,拿到它的本来意思。心里明白,身上明白。太极拳,就是开发自身潜能,内功就是活药,功夫就是动药,自己治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如何炼体呢?拳谱上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b><span style="font-size:22px;">先在肢体上大开大展,使肢体得到较多的松柔训练,对体力的消耗大,在炼体的目的基本上达到,即全身相当松柔之后,可适当将拳架姿势收小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少一些辛苦,有利于向松软、轻灵的方向发展,以增长听劲的灵敏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思想从拳架向拳理转移,达到“神宜内敛”,迈向高境界。这是练到养的过度,并使练养有机结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合一”太极队主要习练传统太极拳杨85和陈式混元24太极拳,以及各类养生气功,一直致力于向内求的理念,不断探索修习方法,以最大化实现太极拳内在训练的要求。这两套拳式都是传统养生拳,如果你下功夫去练了,自然效果很好。关键在于你是否坚持终年不辍地练拳,这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磨练和考验。一般地说,这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好太极拳要做到“三明”,即</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心明、身明、手明”。</b><span style="font-size:22px;">身子懂了才是真懂。在行拳过程中,很多拳友经常说,</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我懂了,但是做不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两句话看似玩笑话,其实就不是真的懂。因为自己的身体没有懂,动作就做不出来,说明练的还不到位。功夫是不会骗人的。等你身体真正理解这个动作了,自然脑子也就明白了,那真正运用的时候,不会经过大脑的思考就自然知道如何去做,经过大脑思考再传导出来的动作就会丰满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般人说练拳,很少提到养拳。练拳、养拳就是为打造健康的体魄积撰能量的。养是养气、养神,若包括文化修养在内,内容就博大精深了。原则上,打太极拳要求天天练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年不辍地拳练一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自然会终身获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时,拳要练,更要养。不会练,或者拳架的质量不高,就打不好基础;不会养,或者养不得法,就不能深入。修炼太极拳要既练又养,练养结合,会练懂养也是一种素养,也只有练养结合,拳艺心得才丰富,才更益于练拳内在精神的深化,也才会练出健康的体魄来。这些道理,估计“合一”太极的所有拳友都深谙此理,就看有没有牢固树立坚持不懈的修习太极拳的理念,若有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若没有就是一种玩耍心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欢或热爱太极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讲的这段话,核心就是一个“炼”字,所谓“修己以敬,不自欺”就是对这个炼字的全面阐述。如何才能做到“修己以敬,不自欺”呢?你的拳式就是一种见证,你的太极文化就是一种检验,你的涵养就是一种成果,你的太极修为就是一种标签……努力吧,“合一”太极拳友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i>(照片选自“合一”太极杨树林小组拳照剪影)</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