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扫尽秋色留街净 擎起朝阳照路明</p><p class="ql-block">——记雨中秋日里的一位环保工人</p><p class="ql-block">题记: 帚声惊叶落,橙影暖秋寒。他们俯身拾起诗意,只为让城市在秩序中醒来。</p><p class="ql-block">杭城的秋雨,总带着几分欲说还休的缠绵。雨丝斜斜地织成一张透明的网,将整个小区笼罩在湿漉漉的静谧里。我撑着伞,踱步在回家的梧桐道上,脚下是层层叠叠的金黄落叶,被雨水浸润得如同打湿的油画颜料,每一步都踏出沙沙的韵律,仿佛踩响了秋日的琴键。</p><p class="ql-block">就在这片朦胧的诗意里,一个醒目的橙色身影,正有节奏地移动着。那是一位环保阿姨,厚重的雨衣未能完全遮掩她清瘦的身形。她手中那把长长的竹帚,正一下、一下,不疾不徐地划过湿亮的地面,发出“唰——唰——”的沉稳声响,像是一位耐心的画家,正用独特的笔触,为这幅秋景图修改着细节。</p><p class="ql-block">“阿姨,下雨天还在忙啊。”我走近了,搭了句话。</p><p class="ql-block">她闻声抬起头,雨帽下露出一张和善而略显沧桑的脸,眼角漾开的皱纹里,盛着笑意:“工作嘛,雨小了些,就得出来扫的。不然等雨大了,就更难收拾了。”</p><p class="ql-block">“其实……这落叶铺着,金灿灿的,不扫也挺美的。”我由衷地说,目光流连于那片被雨水洗得发亮的斑斓。</p><p class="ql-block">“是美,我看也美。”阿姨赞同地点点头,手上的活儿却没停,“可叶子泡烂了,人走在上面容易滑倒。车轱辘压过去,也不安全。再说了,”她语气平和,带着一种朴素的笃定,“把街道打扫干净,这就是我的工作呀。”</p><p class="ql-block">她继续挥动着扫帚。那动作里没有一丝焦躁,反而有种与这秋雨、这落叶融为一体的和谐。扫过的地面,露出一片深色的、干净的水痕;而未扫的地方,依旧安然地铺着那条金色的地毯。她就这样,在“已扫”与“未扫”之间,勾勒出秩序与自然之美的分界线。</p><p class="ql-block">“您做这份工作,有些年头了吧?”</p><p class="ql-block">“快十年喽。”她一边将聚拢的落叶娴熟地扫进畚斗,一边和我聊着,“眼看着这些树一年年地长高、变粗。春天里看它们抽新芽,夏天里在树荫下歇口气,秋天呢,就和这些老朋友们掉的‘头发’打交道。”她幽默地说着,顺手拾起一片形状完美的银杏叶,像一把小小的扇子,“每天扫的叶子都不一样,今天 mostly 是梧桐,明天可能就是银杏了。四季的活儿也不同,但总归是让这地方看着清清爽爽的。”</p><p class="ql-block">她谈起自己的工作,如同谈起一种与天地四时同步的修行,言语间没有丝毫的抱怨,只有一份踏实的从容。我忽然领悟到,在她眼中,这不仅仅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更是一份与季节流转的沉默契约,一种对社区环境的温柔守护。</p><p class="ql-block">雨声渐渐又密了起来。阿姨将装满落叶的推车扶正,准备转向下一个路段。</p><p class="ql-block">“其实啊,”她推起车,临走前对我笑了笑,“我们把落叶扫干净了,明天一早,大家出门上班、上学,看着清清爽爽的路,心里也亮堂。至于美不美的,”她回头望了一眼那依旧绚烂的梧桐树,“树还在那里呢,风一吹,叶子还会落下来,明天照样是满地金黄,一样好看的。”</p><p class="ql-block">我站在原地,目送她那抹橙色的背影在渐密的雨帘中慢慢模糊,最终与街道的尽头融为一体。那“唰——唰——”的扫帚声远去了,但那份由勤劳与宁静共同谱写的节奏,却久久地回荡在湿润的空气里,比雨声更动听。</p><p class="ql-block">这些身着橙色工装的环保工人们,他们何尝不是这座城市的诗人?他们用扫帚作笔,以街道为卷,每日书写着无声的诗行。他们扫去的是枯败与杂乱,留下的却是整洁与安心。他们俯身于尘埃落叶之间,却为我们擎起了一个个洁净明亮的黎明。</p><p class="ql-block">雨还在下,洗净了天空,也润泽了人心。在这个金秋的雨日,那抹远去的橙色,是我见过最温暖、最明亮的颜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