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班里突现“孟浩然”

边走边悟戴国深

<p class="ql-block">  为了巩固生字词,同学们进行了听写活动。大家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通过听写,大家有错改错,增强记忆,没错的开心地写下了需要记住的词语。</p><p class="ql-block"> 在检查书写情况时,竟然出现了一张姓名为“孟浩然”的答题纸!经询问是一个调皮学生的搞怪。</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用这个名字呢?”</p><p class="ql-block"> “好玩儿!”</p> <p class="ql-block">  看着除了“功课”写成了“公课”外,还算整齐的听写纸,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心想:</p><p class="ql-block"> 既然该写的已经写对,用小小的搞怪激发一下兴趣,有何不可呢?至少,这样会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p><p class="ql-block"> 如果今后,班里再来个“李白”会作诗,来个“莫言”会写作,来个牛顿、杨振宁、爱因斯坦……不正是我们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