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秋实(杨本诚)</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29641</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作者自制</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6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即兴还聊一些上山下乡的事儿吧</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p><p class="ql-block"> 城市里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义无反顾,争先恐后,奔向建设兵团或插队到农村落户。</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口号是:向贫下中农学习!扎根农村过一辈子革命!</p><p class="ql-block"> 记得1969年冬季,我们那时候还住在保定市一个省直单位宿舍大院。</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母亲让我陪她去同大院的一位朋友家,去送这家二闺女奔赴建设兵团。那位姐姐比我大不了几岁,也就十七八的年纪,一身戎装精神抖擞,背包和军挎包就放在炕上,好像马上就要出发。这些装备正是我们那时代年轻人的最爱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两家算是世交,我母亲就像对待自己的闺女一样,抚摸着她的头心疼的嘱咐道,“十几岁的姑娘大老远的跑到大东北去,你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呀。” </p><p class="ql-block"> 那位姐姐爽快的答应着,并说,“婶,您就放心吧,我已经不小了,和我一起走的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呢,她还有个姐姐去了新疆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我一惊,十四岁,这不就比我大一岁吗?</p><p class="ql-block"> 她们再后来聊了些什么我根本没有办法听进去了。</p><p class="ql-block"> 脑海里总是猜想着那位才十四岁的小姑娘一身戎装,背起背包,那英姿飒爽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她们姐两个都去建设兵团了,那父母亲该多想他们呀…</p><p class="ql-block"> 那么小,受得了强体力的农活吗…她会想家吗…</p><p class="ql-block"> 明年我也十四岁了,能干点什么呢?我的前程又在哪里呀…</p><p class="ql-block"> 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一谈起建设兵团的事儿我就会想到那位十四岁的小姑娘现在怎么样了…</p><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们搬进一座新建的小区,当我和我夫人在小区遛弯时,碰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与夫人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近后,夫人赶紧与我介绍“这是李素芬大姐。”</p><p class="ql-block"> 素芬姐真是一位心直口快的人:“本诚吧?早就听说过你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位姐姐和夫人认识了多年了,也可称得上是朋友了。我家的事儿他早已经门清了。</p><p class="ql-block"> 聊天中我才知道,她就是那位让我羡慕、敬佩了几十年的十四岁的兵团小战士…</p><p class="ql-block"> 这就真印证了那句话了,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p><p class="ql-block"> 从保定分开,她戎装一身北上内蒙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我南下到石家庄继续上学,毕业后又继续南下农村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地球就这么小,人际圈子就这么大点。</p><p class="ql-block"> 人就是这样,该相识的人终将相识。不该相识的人近在咫尺几十年仍是陌路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