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人的成长经历分成不同年龄段来区别比较的话,我觉得,自己的老年成长是最值得书写的一段。因为我对老伴不断地学会了顺从,这何尝不是成长呢?</p><p class="ql-block"> 成长需要打破年龄的桎梏。老人的成长,首先源于心灵的觉醒。我们不能混吃等死,也不能两眼向下,靠子女或家人的伺候走完余生。我晚年的成长,是在经历了几次家人变故之后,才愈发变得自立自强的。退休后,命途多舛。首先是自己的右腿髌骨摔成粉碎性骨折,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我们老两口陪护、送走了三位长辈,经历了女儿两次病变的险情。</p><p class="ql-block"> 2014年夏季的一天晚饭后,突然接到女儿带着绝望的声音打来的电话:体检结果说我患上了癌症。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们老两口顿觉天旋地转,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她,不要急,我们来了再作商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再次咨询,省城的医生告知我们要马上手术,但也有类似的病人建议我们去趟北京再做定论,我们选择了后者。</p><p class="ql-block"> 因家里还有88岁的老人需要照顾,我们两口子只得分头行动,她陪女儿去北京就诊,我在家陪护老人。幸运的是,北京的医生提出了暂不手术的治疗方案,我们的心才稍许平静。也许是老天爷开恩,女儿的病一直没有向担心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等我们的担忧完全消除,2020年,女儿的体检报告再次显示患上了另一种癌病,不仅如此,老伴也被检查出一种很严重的病。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一祸不单行。万幸的是,上苍没有把我们推向绝路,专家会诊后,仍对女儿采取保守疗法。女儿的两次病情让我们身心疲惫,精神上的打击尤重。稍有风吹草动,我们的恐惧、焦虑便随之而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二连三的精神打击,我的情绪很坏,脆弱到崩溃的状态,甚至有放弃生命的绝念。心情平复的状态下又觉得自己太自私,没担当。几十年来,老伴对家人的善良、贤德、关怀、孝道以及女儿身体的不适,她付出的太多了。这种情况下,我不担责,她们怎么办?我绝不能倒下!</p><p class="ql-block"> 面对老伴的毛病,我尽可能的体谅、迁就并满足她的想法及心愿。我们原来住在机关小区的五楼,脚摔伤之后,加之年龄越大,爬楼梯愈显吃力,商量之后,购置了一套电梯房。但老伴却显得不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待在新房子里老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每天都要到旧房子去报个到。</p><p class="ql-block"> 开始时,我对她的这种行为很反感,也很恼火,不陪她去又担心,陪她去自已又吃力。因为我不仅有腿伤,还有肺气肿的毛病,两种毛病加在一起爬上五楼,真是难受至极。因此责怪她不理解,不体谅我身体上的毛病。</p>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发泄心中的不满时,看到她不言不语的静坐在那里,我的内心又受到深深的自责和强烈的谴责。她是有病之人,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有功之臣。之所以心心念念地恋着老院子,旧房子,是因为她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是一种原始的情感还寄托在那里,更何况她身体上的毛病已经让她或多或少的不能自已了。</p><p class="ql-block"> 反思、细想之后,我理解了老伴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既如此,只有我放弃“享受”,学会成长,克服困难,适应她的成长变化。如今,不仅每个星期都陪着她在旧房子住上两晚,而且还满足她常回县城老家看看的想法。只要她的脸上能绽放出轻松的快意,我便全力以赴伴她而行。</p> <p class="ql-block"> 古稀之年,常被视为人生的黄昏,是岁月沉淀的终点。然而,真正的成长从不因年龄而止步,当身体渐显疲态,反而多了一份淡定,心灵却能在智慧与反思中绽放出新的光芒。这种成长,不是少年时的锋芒毕露,而是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觉醒,是生命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蜕变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老人的不断成长与觉醒,是自我提高、自我突破、也是价值的实现以及对局限的超越。老人若能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便能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琐碎中悟真谛,也能在岁月的褶皱中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