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哈密逛回王府

非衣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号,我乘坐火车来到哈密,到哈密第三天,我踏进了那座静卧于时光深处的回王府。黄沙轻拂的城墙下,历史的回音在耳边低语,仿佛诉说着昔日王权的辉煌与沧桑。王府巍然矗立,雕梁画栋间透出西域与汉民族建筑合壁独有的风韵,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令人不禁屏息凝神,心生敬畏。走进大门那一刻,仿佛穿越了百年光阴,脚下的石砖被秋日的阳光晒得微暖,头顶的屋檐翘角指向湛蓝的天空,像一只只欲飞的鸟。</p> <p class="ql-block">沿着回廊缓步前行,秋意正浓,金黄的树叶在风里轻轻摇曳,几盏红灯笼挂在檐角,随风轻晃,像是从旧时光里遗落的梦。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女孩站在树下,马尾辫被风撩起一缕,她望着前方,神情安静,仿佛也在倾听这座王府的低语,这位女孩是我游回王府时回王管理处给我指定的一个免费讲解员,我是不是特别幸运,她的解说专业细致,为我浏回王府增添了许多以前未知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主殿前,我停下脚步。门前立着一块石碑,金漆字迹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像是被谁刚刚描过一遍。碑文讲述着回王家族的兴衰,字里行间藏着荣光,也藏着无奈。我伸手轻轻抚过冰凉的碑面,指尖仿佛触到了那些未曾亲历的悲欢。红柱撑起的不只是屋檐,更是一段沉甸甸的过往。风从殿角掠过,卷起几片落叶,像是谁在轻轻叹息。</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处回廊,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乐声。循声而去,是一处露天小广场,蓝布桌子旁摆着几把彩色椅子,墙上贴着民族音乐表演的海报,画中人手持冬不拉,神情投入。角落的牌子上写着“王府拾遗”,像是提醒我们:在这座王府里,遗落的不只是砖瓦,还有声音、味道、记忆。我坐在台阶上听了一段,那旋律像风一样穿过耳畔,又像沙一样沉入心底。</p> <p class="ql-block">登上一段宽阔的台阶,眼前是一座宏伟的牌坊。飞檐如翼,彩绘斑斓,红柱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一位穿蓝外套的男子站在牌坊前,微微仰头,脸上带着笑意,像是在与这座建筑对话。我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没有打扰,只静静看着。牌坊像一道门,门里是历史,门外是此刻。而我们,恰好站在中间。</p> <p class="ql-block">牌坊前的石狮子蹲踞多年,目光依旧炯炯。它们看过王朝更迭,看过黄沙漫卷,如今又看着游人如织。台阶两侧的树叶已染上秋色,红黄交织,像铺了一层锦绣。有人从牌坊下走过,脚步轻快,仿佛不是在参观,而是在赴一场与过去的约会。我忽然明白,这座王府之所以动人,不仅因它的建筑,更因它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回望,整座王府在蓝天下铺展开来,屋脊连绵,飞檐错落,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红柱灰瓦间,光影斑驳,人影绰约。一位游客独自走在庭院中,背影悠然,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仿佛只是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秋叶的微香,也有砖石的沉静。这座王府,不喧嚣,却自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黄昏降临,天边渐染蓝紫,建筑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柔和。我站在石砖铺就的庭院里,望着最后一缕阳光滑过屋脊,像一只温柔的手抚过历史的额头。深色的外套裹着微凉的风,心却格外安定。这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慢到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听见这座王府在暮色中轻轻呢喃。</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每一处,讲解员都会让我注意脚下,抬手指向新的地方,这次她指向那座屋檐翘角的主殿。主殿红柱依旧挺立,彩绘依旧鲜艳,文化就藏在这每一处细节里,无声,却有力。它不张扬,却让人无法忽视。她收回手,轻轻笑了笑——原来,我们来此,并非只是看一座王府,而是来听一段沉默的诉说,来认领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回王府,我便乘坐三路公交车回到下榻的火车站旁边的新华宾馆,从而结束了这次回王府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