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玉皇阁

王延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坐落在三岔河口西岸,东临海河,坐西朝东。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后于1427年天津建卫之后重建。历经598年,有五次详实的大修记录。</p><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始建之初为一处古建筑群,包括:旗杆、山门、牌楼、钟楼、鼓楼、前殿、八卦亭、清虚阁、南斗楼、北斗楼、以及三清殿组成。因年久失修,除了清虚阁(玉皇阁)尚存,其他建筑均已损毁。</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清虚阁)。</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文保碑。</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是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两层楼阁式建筑,顶部采用琉璃剪边和琉璃方心。建于砖石台基之上。阁前设有六级踏跺,踏跺两侧设垂带。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平面大约呈方形。明间与次间采用格扇门窗,梢间为墙体。分上、下两层,中间设回廊。架构为网柱形,做内槽与外槽网状布局。外檐18根檐柱,内檐10根檐柱。采用减柱法,减掉了两根用于加大空间。网状大致属于金厢斗底槽设计。上层梁架横向四副,明间柱上各一副。下为七架梁,结构严谨实用,但是,不多见。(因禁拍,图片缺失)</p><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属道观,观内供奉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帝”或“玉皇大帝”。主“三界、十方、四生和六道”的一切祸福。</p> <p class="ql-block">脊兽。从右向左依次为:仙人骑凤、龙、凤、狮、天马、海马、戗兽。</p> <p class="ql-block">  山面装饰。</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并没有采用古建筑中常见的斗拱铺作。</p> <p class="ql-block">  阑额与普拍舫交叉出头,阑额做卷草纹。阑额、普拍舫均施彩绘。</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二层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周设有回廊。“重阳”来临便可在此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自建成至今,已历经近600百年风雨,见证了天津的历史和发展的变迁,是天津市区现存唯一的一座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是明清两代重要集会场所。每年正月初八进行“祭星”、重阳节信士们都要来此,为斗姥进香上寿,祈求平安。清代诗人鲁之裕在《玉皇阁》诗中曾这样写到:“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是对玉皇阁的真实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