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点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上留安山》是一篇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登塔品茶为线索,在永春佛手的氤氲茶香中,展开对往事的追忆与人生的沉思。文章语言诗意隽永,如“折枯枝为笔,捡落叶为纸”的意象,将物候变迁与心境沧桑巧妙融合。留安山既是具象的地理空间,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又是象征性的精神原乡,映照出个体对生命轨迹的审视。文中“残缺故事”“无味老酒”等隐喻,暗含对未竟情缘的怅惘,而木校长的静默陪伴与山水永恒,又为这份感伤赋予了温厚的底色。全文在霜降时节的薄雾中收束,余韵悠长,恰似一壶凉透的佛手茶,在舌尖泛起甘涩交织的人生滋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仙乡·清枫逐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再上留安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文:林建南(原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安山位于春城桃城镇留安村与化龙村的交界处,山上有幅对联:“心宽自留安,志壮可化龙”。一别多年,我故地重游,来到这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山城胜地。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留安山最顶峰的时候,春城仙乡的木校长早已在那里搭好了一个临时的茶几。茶几上的茶壶、茶杯、茶海应有尽有,茶叶是当地产的名茶——永春佛手茶。若说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这里不能烧水,泡茶的开水只能用原始的热水瓶从家里盛满后带来的,足足两大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虽然,热水瓶的开水很难达到100°C的沸点,不过,用来泡佛手茶却是恰到好处。佛手茶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叶片肥厚娇嫩,汤汁饱满醇香,冲泡时,最佳水温在90°C至95°C。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佛手茶与众不同的芬芳,让品茗者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时,留安山的花草树木,依然那么蓬勃、那么葱翠。留安山就像一个神采奕奕、慈祥和蔼的圣仙,守护着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留安山藏着许多许多的传奇,而我的故事,仅仅是这些传奇中轻轻的一笔。留安山值得人们频频地回眸,特别在这个枫叶飘红的霜降时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安山,位于沿海内陆的一个叫做永春的生态旅游县城的东南一隅。留安山似两条温顺的金鱼,从不同的地方游戈而来,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山城不期而遇,然后就静静地对峙着、凝望着。又好似两个久别重逢的知交,在这里肩并着肩、手拉着手,相依相偎、相映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木校长约我而来,应该不单单是为了品尝深秋佛手茶的独特韵味——虽然我知道这个季节的佛手茶最是饮品中的极品、极品中的卓越。而我自然十分明白,此次春城之行,是老朋友内心的一种默契,是我自身难以描述的一种心灵的召唤。我拥着秋日的晴朗,踏一路蹄音走进留安山的黄昏,为了寻找一段失落的曾经,为了续写一则难以割舍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安山的一树一木,依然青翠蓬勃;留安山的一花一果,依然芬芳四溢;留安山的一情一景,依然历历在目。微微退色的木栈道,铭刻着岁月的沧桑;金光闪闪的留安塔,展现着流年的光华。我一边品尝着一杯杯佛手甘液,一边远望着潺潺流水的桃溪。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我会弯下身来,折一根枯枝做笔,捡一片落叶为纸,落几许泪水当墨,任思绪的涓涓细流随意涂鸦,任内心的爱恨情仇任意挥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冷风吹不散曾经的身影,季节的寒雨化不开彼此的情结。霜降,随了一枚叶,落尽岁华;从了一场雨,凉过纸张;化了一滴墨,染开雨巷。我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没有序章,也没有动人的情节,如同山脚下的桃溪水,清澈明朗,缓缓东流,谁也看不到任何的风浪。我的故事,只有月光下的剪影,只有草丛中虫鸟的啾鸣与呢喃。尘世的风月里,我们没有刻意地去遇见谁,能遇见的都是缘分,都值得感恩。我的故事,是风化了的曾经,终究无法凝成一段生动的记忆;我的故事,是迷茫中的小船,终究无法找到停靠的港湾;我的故事是一壶淡与无味的老酒,终究无法抵达诗与远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安山风光依旧,却少了些许熟悉的脚印和气息;留安山魅力犹在,却也少了些许令我怦然心动的娇柔与缠绵。该怎样执笔为曾经的故事添加一些色彩呢?该怎样为一个残缺故事的写上续集?我十分茫然。在这个冷风轻吹的季节,在这个令我魂牵梦萦的留安山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已把灵魂触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安山上的薄雾次第弥漫而来,灰白色的烟雾似乎要把整座山淹没。阳光、帅气、热情的木校长一直忙着冲泡茶叶,然后一次次地把我的空杯续满。佛手茶独特的香韵盈满了山峰,先前还可以听到一声两声秋虫的啁啾,现在却什么也听不见了。莫非,它们也如我一般,沉醉于凡尘的烟雾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深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