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融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锚定“十五五”蓝图 赋能沁县示范区蝶变

沁县融媒郭学红

<p class="ql-block">  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农业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重大部署,结合“十四五”发展成效与“十五五”规划蓝图,研究细化贯彻落实路径。</p> <p class="ql-block">  深学细悟,锚定发展新方位。会议系统传达全会核心要义,通过学习研讨,示范区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全会勾勒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蓝图,与示范区“特优农业筑基、产业融合赋能、绿色低碳引领”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作为省级中小企业园、市级消费品特色园区,以及县域经济转型的“主阵地”,示范区立足“农产品加工比值、绿色有机认证覆盖率居全省同类县区第一方阵”的核心优势,以新质生产力破解“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偏短”等发展短板,把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产业升级优势、高质量发展胜势,推动全会精神在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  实干笃行,激活发展新动能。示范区锚定“产业升级、服务提质、民生联动”三大方向,构建全链产业集群,聚焦“建链补链强链”,深化“特优农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在农业领域,推进4000亩现代设施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扩大南美白对虾、黑皮鸡枞菌等特色种养规模,延伸沁州黄小米精深加工链条,推动小米肽、功能米粉等3条生产线落地;在工业领域,加速智能小家电制造项目达产达效,依托讯捷电子延伸产业链,打造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融合的产业矩阵。通过培育绿色低碳载体,践行全会绿色发展要求,深化山西能投生物质能项目效能,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至90%以上,构建“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模式。推进200MW光伏发电、光储充新能源绿电园区等项目建设,推广绿电直连与分布式光伏应用,打造“能源-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低碳示范样板,年内减少碳排放4万吨。升级园区服务生态,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与“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模式,依托省级中小企业园平台,完善“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实现与主城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代办”与“五定分类管理”,建立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闭环落实”机制,优化“4小时企业开办、全程零成本”服务,同步完善县城至园区通勤专线、消防救援站等配套设施。推进涅河廊道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河道清淤、岸线绿化等项目,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融合发展环境,实现“企业落户有支撑、群众就业有保障、区域发展有活力”的良性循环。</p> <p class="ql-block">  新蓝图绘就奋斗方向,新征程吹响奋进号角。下一步,示范区将聚焦农业现代化、产业高端化、发展绿色化核心目标,持续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奋力打造全省领先的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先行标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