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驼沟,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是通往驼梁的深山峡谷通道,蜿蜒30余华里,海拔落差显著(800~2000多米)。峡谷内分布着驼沟庄、庄窝、宽潭等七个自然村落,形成灵寿县深山区最大的古村落遗址带,其中驼沟庄是唯一有原住民的村落(约20户张姓居民)。 驼沟内林荫蔽日,山高谷幽,是夏季登山戏水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30日,随清扬户外前往河北灵寿县,闯驮沟,寻瀑布。</p> <p class="ql-block">早八点左右,车停在灵寿县南营乡大地村村南,我们整装出发了。驼沟我走过,一次因防火半途而废转道五郎山,一次是从中台山村翻上驼梁,之后从驮沟穿出来的。两次我都没有看到那挂最大的瀑布,所以没多想就跟着来了。前两次车都是停在村北的海平旅馆前,所以我没看到熟悉的进山公路,而是跟着领队从公路旁的小路直接进了山。</p> <p class="ql-block">谁知道刚进沟不过四五百米就被河水拦截了,王老板带着后队直接返回绕路,我勉强跨过激流,跟着队伍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晨兴理荒秽,草盛豆苗稀。</p> <p class="ql-block">河越过越多,越过越难过,我们便一直在过河、找过河的地方中艰难前进,石头、树干无所不用其极……</p> <p class="ql-block">已经能看到山顶的大坝了,拐弯处更是无从下脚,不想湿鞋的我们最终还是在领队带领下翻上了公路。那碎石坡陡的我不得不开启“四驱”模式,感觉比爬乌孙的阿达板还要艰难,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算太高。</p> <p class="ql-block">翻上公路,就到了我熟悉的大坝前,坝上水流量不小,却好像没留意到大坝下的那片“圣湖”,我便没太关注拍照。同第一次一样被老乡拦截,说是驮沟里水大危险。大家都不想半途而废,领队们与老乡协商良久,总算是破例放行,没有掉头折返。</p> <p class="ql-block">进入驼沟,水果然是与之前一般,大且急,不想湿足一直打退堂鼓的我最终还是被星辰带河里去了,当我一脚踏进冰冷的河水,之后的路就好走多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这几块由巨石堆砌的断崖旁虽有落水却不成气候,哪像如今这般激流喷涌气势磅礴,隆隆之声震耳发聩。犹记得原本巨石上是垂有一条输水管,攀缘尚且轻松,现在只立了根木杈借力。当我跟着队友连跪带爬的翻上泛着水光的巨石后才发现:站错队了。原本想走小线的我混进了大线队伍,不敢独自下那巨石,再想回头是不能了。没有退路可言的我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强驴队伍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这之后涉水跋山,我再不敢肆无忌惮的掏手机了,忍不住匆匆拍段视频,就要拼命追半天。</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的这座小瀑布我以前没见过,虽距离稍远,也能感觉到气势不算小。</p> <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湿足的我无所顾及,没完没了的过河也让人烦,关键是没有穿溯溪鞋,鞋里一直啪叽啪叽的不舒服,而且水出不去脚会很凉。关于驮沟的溪流要来回穿越这点我是知道的,还曾因戏称其过河次数堪比“乌孙”被大漠嘲笑,现在走过乌孙的我真的想说:雨季的驮沟很可以称得上是“乌孙古道石家庄分道”了。</p> <p class="ql-block">从驮沟翻上机耕道时爬升有点儿大,不过强度虽大却是明显的山路,更是比当年翻下沟时的难度小的多。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并走到大瀑布,如此,我再次与大瀑布擦肩而过。在路口短暂的驻足,集齐队伍继续前进,目标暂定为:云顶草原。</p> <p class="ql-block">好熟悉的木栅栏。</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上到机耕道总算可以喘口气了,路却一直在攀升,幅度不大,走的人脚软,而且溪流依旧不肯放过我们,时不时的就要追堵拦截一番。</p> <p class="ql-block">终于摆脱了大大小小的溪流们,我们走进防火道,爬升却显著地增大。穿过灌木丛,又越过几座废弃房屋,爬懵圈的我啥时候过的芦芽沟不知道,只知道在爬上一个大坡后,我们十一人的队伍变成了九人,有两位大哥已经下撤。</p> <p class="ql-block">我跟在队伍后面闯出灌木丛,钻出松林,见到了阔朗的天空,老天却早已变了脸,阴沉沉的,山顶的雾气正在向山顶弥漫,潮湿的空气烀的人喘息困难,十三点,不断爬升的队伍终于在山顶草甸上停下来,午餐。</p> <p class="ql-block">山上风大,温度低,饭后我们不敢多停便开拔了。路在灌木丛、桦树林与松林中不断的切换着、攀升着。那片灌木林还留着我的记忆,可惜我们当年喜爱的华北耧斗菜已经退场,只偶尔能看到一两串沙参摇着残破的小紫铃,间或有蓝盆花露一下脸。</p> <p class="ql-block">刚进入丛林时我还是跟的很紧的,只是错把牛屎当成了石头,被它的“夹心”烀了满脚,在草丛上多蹭了两下就掉队尾了,一道坡又一道坡的紧追,超过了两位队友,两点一刻,我终于爬上了最后一道坡,追上了等在那里的前队,脚下就是驼梁的索道站。</p> <p class="ql-block">通往云顶草原的小路开满了山花,黄色的多是橐吾 (tuó wú)和野菊,紫色的则是飞燕草和乌头、粉紫色的是沙参和紫苑,还有其他粉紫黄白各色的不知名的小野花在松林下随风摇曳。</p> <p class="ql-block">十四点二十五,我们匆匆穿过云顶草原,一路木栈道向下,急降。</p> <p class="ql-block">云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漫了整个大山,让我有种穿越回到三年前的错觉(那天也是大雾封山),呵呵!</p> <p class="ql-block">栈道两侧目前是被玫红的柳兰、深紫的飞燕草与乌头、粉紫的沙参和淡黄透绿的牛扁所占领。</p> <p class="ql-block">鲜花与牛粪,哈哈哈!这牛粪可比我踩的那坨可爱多了!如此,我便也放下了对牛粪的“愤愤不平”。</p> <p class="ql-block">石板小路和队友们已经被灌木丛湮没,我一路急转直追,拍视频也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这座熟悉的半山亭了,前面的队伍并没有停下来,五岳寨也隐藏在大雾之中,我只随手拍了张照片便继续追赶队伍。</p> <p class="ql-block">我一路急转直下追到驼梁与五岳寨、漫山花溪谷交汇处的那座小亭子才算追上队伍。等待后面两位队友跟上来,我们商量决定放弃漫山花溪谷走五岳寨,坐缆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三点二十,我们集齐队伍,向寨倾出发,一路多有树木遮挡,没有景物可看,我跟着队伍在起起伏伏的石板小路上急行军,三点五十到达寨倾。</p> <p class="ql-block">寨倾,是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岳寨主峰西北麓的寨倾盆地中心</span>的一个古村落遗址,海拔1810米,为灵寿县海拔最高的自然庄,位于五岳寨主峰西北麓的寨倾盆地中心,地形似“太师椅”,四周环抱高山(如五岳寨主峰、蜗牛山),是花溪谷(要关石河)发源地,拥有灵寿县最高高山湿地。现为五岳寨核心枢纽,连接主峰、云顶草原及驼梁景区,设有木屋商店、卫生间和休息区;是徒步中转站和露营点。</p> <p class="ql-block">十六点一刻我们离开寨倾,自景区栈道下撤,急行军,一路无话,十六点三十八分到达缆车站,坐缆车下山。此刻山中已被大雾弥漫,因此五岳寨的无限风光便与我无缘了。</p> <p class="ql-block">五点十分左右出景区,沿公路下撤,郑建卫快掉底的鞋走在公路上啪嗒啪嗒的响。大约五点四十左右到达大地村海平旅馆。等待最后四位队友下山,晚七点半左右方坐车返回家园。</p> <p class="ql-block">今日徒步全程22公里左右,累计爬升1400米左右。感谢领队与队友们的一路相携相伴,有缘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