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海天一帆</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18768</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地中海气候下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于晨光熹微之时自开普敦出发,驱车50多公里,来到曾给学生讲述过无数次的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 世界五大洲的大小岬角,可谓成百上千,但最著名者,恐怕还是好望角。好望角出名主要源于其历史航海重要性、极端危险的风浪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不过它的名气还源于许多人认为好望角是非洲最南端。其实最南端的是居其约147千米之遥的厄加勒斯角,只不过后者在前者面前显得黯然失色。</p> <p class="ql-block"> 好望角最早叫“风暴角”,位于非洲的西南端,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陆地标志和西风带与洋流交汇的关键区域。好望角也是一场海上风暴送给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的意外礼物。“十五世纪的水手们,在这里重新丈量了世界”,描述的就是迪亚士和达·伽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好望角的发现,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惊喜,不仅改变了非洲,也改变了世界。好望角的岩石构造像天工的雕刻,层层页岩沉积着岁月的故事。顽强的迪亚士不期而然地揭开了好望角神秘的面纱,他的名字永远与好望角连在一起。但他终究没有想到,作为“好望角之父”的自己正是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好望角成了他的绝望之角。</p> <p class="ql-block"> 如今,好望角成为世界的海运要道。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片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遇难海船难以计数,以致有“好望角,好望不好过”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沿着岬角附近的红石滩前行,海风卷着浪沫扑面而来。前方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交汇的汹涌波涛。深蓝海水在嶙峋礁石间撞出雪白浪花,狂浪终年不息。无怪当年葡萄牙人将“风暴角”易名“好望角”,绕过此角,便有望抵达梦寐以求的印度。遥想迪亚士船队在此遭遇风暴倾覆的惨烈,达·伽马开辟东方航线的壮举,此刻,海风里仿佛仍回荡着大航海时代的号角声。</p> <p class="ql-block"> 好望角所在地叫开普半岛,现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岸边矗立着写有“好望角”标识的木牌,成为包括我们在内的各国游客的打卡热点。但这里风急浪高,乱石嶙峋,游人基本无法沿基岩走上岬角。好在开普半岛的顶端有个矗立着一座白色灯塔的海角点,被人称为“绕开死神的航标”或“开普角”,是观赏好望角的最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小路登上开普角,从那里回首向右看去,可见一个伸入两大洋中,如同巨大鳄鱼爪般的海角峥嵘毕露,那才是真正的好望角。从海角点沿一条小路蜿蜒而下,一路领略着湛蓝的奔涛托起白色的浪花,轮番拍打岸边嶙峋的乱石,群群海鸟追逐着浪尖俯视嬉戏。如此花一个多小时,可接近岬角角点。</p> <p class="ql-block"> 好望角的奇观不仅在于自然,更在于历史的厚重。曾几何时,这里是欧洲通往东方的唯一海上通道,荷兰、英国等国的船队在此破浪前行,争夺海权与财富。如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望角航线依然是西方国家的一条海上生命线,远远可以看到</span>巨轮在此穿梭,希望的航标仍然矗立在风浪最汹涌处。</p> <p class="ql-block"> 在开普角的灯塔下,矗立着若干标识牌,其上分别写着世界十个著名城市距好望角的距离,其中包括北京。也许是维护的原因,我只见到了伦敦、纽约和新德里的标识牌。这些标识牌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理念:好望角不仅是一处地理标志,更是人类勇气与梦想的象征——当巨轮依然在此破浪前行,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 伫立在好望角前,凭栏而望,可看见远方的海天一色,也可看见脚下的浪花飞溅,<span style="font-size:18px;">任何人都会为这气象万千的景象所震撼。</span>沐浴在阳光之下,眼前是雄伟的岬角,无垠的海面,耳际是汹涌的涛声、海鸟的长鸣,扑鼻而来的是清爽的空气。此时,“云翻一天墨,浪卷半空花”这一国人形容好望角的诗句就浮现在脑海。</p> <p class="ql-block"> 返程时,仍不禁回望烟波浩渺中的岬角,——它不仅是地理的终点,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永恒坐标,希望之角。青山为邻、飞鸟为伴,明媚阳光将好望角装点成琉璃世界,真是好山---好水---好望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