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4年,昆明市石林风景区获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称号;2007年,昆明市石林风景区获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同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石林”二字是1931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巡视时所题、周钟岳书写。</p> <p class="ql-block">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主要有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风景区、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石林风景区为核心景区,由大石林、小石林、万年灵芝、李子园箐、步哨山五个片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 云南石林在同类地貌中的演化历史是最长的,经过2亿多年演化、4个大的阶段才得以形成;形成过程是最复杂的,经历了从海洋到陆地、从低地到高原的变迁,历经几千万年的地质演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 石林形态也是最丰富的,有柱状的、针状的、蘑菇状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拟人状物的形态,因此,云南石林是地球上少有的、独特珍贵的一种地貌类型。</p> <p class="ql-block"> 游石林有感</p><p class="ql-block">剑戟千重刺碧穹, 嶙峋万古傲鸿蒙。 </p><p class="ql-block">阿诗玛化峰头影, 守望滇南第一峰。 </p><p class="ql-block"> 首句以"剑戟"喻石柱峥嵘,直插云霄之态; 次句"嶙峋万古"凸显喀斯特地貌的亿年沧桑,"鸿蒙"暗合地质史;后联融入彝族传说,将阿诗玛化石的凄美故事与石林景观共生;"滇南第一峰"双关,既指实景高度,亦喻石林在云南自然奇观中的地位。 </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赞石林奇观》: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果然石头大,石头果然大。</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即兴打油诗,该诗创作于1961年游览云南石林时,通过简单的文字重复和词序调换,形成回环效果,生动表现石林的壮观景象。诗中"果然"的重复使用既确认了观察结果,又增强了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万笏千簪刺碧穹,天工削就玉玲珑。 </p><p class="ql-block">云根裂石生奇骨,地脉穿岩隐旧踪。 </p><p class="ql-block">剑戟森森排虎阵,峰峦叠叠走游龙。 </p><p class="ql-block">阿诗玛影犹相待,笑指春风绿意浓。 </p><p class="ql-block"> 首联以“万笏千簪”喻石林如群臣朝笏、女子发簪直指苍穹,“天工削就”点明自然伟力,“玉玲珑”暗合石质清透坚韧;颔联“云根”,“地脉”引其深藏的地质传奇,“裂”“穿”二字见造化之功;颈联转写石形之妙——或如剑戟列阵显雄浑之气,或似游龙盘桓展灵动之姿,刚柔并济;尾联融入彝族传说“阿诗玛”,以“影犹相待”的拟人笔法,将自然奇观与民族情感交融,末句“春风绿意”更添生机,喻石林千年不老而岁月常新。 </p> <p class="ql-block"> 《七绝·咏石林》 </p><p class="ql-block">剑戟千峰刺碧空, 嶙峋造化鬼神工。 </p><p class="ql-block">阿诗玛化峰头立, 万古嶙峋守岁风。 </p><p class="ql-block"> 此诗以"剑戟""鬼神工"喻石林之奇崛险峻,转句融入彝族传说"阿诗玛化石"典故,结句"守岁风"双关岁月沧桑与坚韧品格。</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p> <p class="ql-block">谁挥鬼斧凿鸿蒙?万笏千簪刺碧空。 </p><p class="ql-block">剑刃劈开云峡险,莲台浮出雾岚中。 </p><p class="ql-block">驼峰卧岭驮残照,孔雀开屏映晚虹。 </p><p class="ql-block">莫道顽石无性灵,千年守望证情浓。 </p><p class="ql-block"> 本诗以“奇崛→灵秀→恒久”为脉络,首联设问破题,“鬼斧”“万笏千簪”直写石林之雄奇,如利刃刺天;颔联转写局部,“剑刃”“云峡”显险峻,“莲台”“雾岚”添空灵,刚柔相济;颈联聚焦具象,“驼峰驮照”“孔雀映虹”以动物拟态活化石景,暮色晚霞更增绚烂;尾联升华主题,顽石经岁月沉淀反显深情,暗喻自然与人文的永恒对话。</p> <p class="ql-block">剑戟千重破碧穹,云根万笏立寰中。</p><p class="ql-block">风雕雨琢亿年骨,日照霞蒸百态雄。</p><p class="ql-block">疑是娲皇遗彩石,恍如仙阙落瑶宫。</p><p class="ql-block">人间奇境谁堪拟?石海苍茫气势宏!</p><p class="ql-block"> 首联以“剑戟千重”喻石林如千万利剑直刺苍穹,“云根万笏”状石柱如古代朝臣执笏,突出其雄奇挺拔。颔联**“风雕雨琢”写自然之力塑造石林亿万年,“日照霞蒸”展其光影变幻、百态峥嵘。颈联联想女娲补天遗石、仙宫坠落凡尘,增添神话色彩与浪漫想象。尾联以“石海苍茫”总括全景,问句收束,赞叹人间无二、气势恢宏! </p> <p class="ql-block"> 万年灵芝紧邻李子园箐的比目潭旁,高大的灰色蘑菇状、塔状石峰及石柱连片分布,蔚为壮观。石山顶上有一座高约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犹如一朵巨大的灵芝,因而得名。夕阳西下,立于这朵“灵芝”状石峰顶端,有“一览众山小”的惬意之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