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写道:人究其一生90%做的是无用功,93%说的是废话,75%以上全是失败。这数据无论对错,也不知道有多少参考价值。突然的、莫名的用这几个指标比照了半百的我,感觉特别接近。其实,人大多数的命运还是支离破碎的,发光是短暂的,幸福时光也不过就是一阵子而己。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发光是十七岁的中考,在五千多考生中把自己燃烧成第三名的烈焰。身穿白大褂,手握听诊器,指缝间似乎已能触到消毒水冰感……憧憬漫过整个身体。这是离自己理想最近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破碎是录取名额被置换进权贵的保险箱,我中考被顶名了。这时我最亲爱的父亲也在这怆然中碎成雪片,离我而去。我的医学梦被混凝土搅拌机碾碎一地,本该学医执刀的手指无情的穿透我17岁粘着钢筋混凝土少年单薄的胸腔,从此在建筑图纸上丈量错位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发光是33岁有了儿子,听着他对着我咯咯的笑声,我感觉这是上天对我最大的奖赏,看着他的小掌与小脚丫重叠成莲花,我坚若磐石的心瞬间融化。</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破碎是儿子四个月时我被抬上了救护车,而后是工作的被迫变动,我们一家人三个地方生活。思念痛入骨。那是一个秋风落叶的9月,她抱着4个月大的儿子,一句话也没有,我们三口就那样互相看着对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车门关闭的那一刻下意识的挥了下手。家就象重炮一样,一下子全扔给了她。行李箱里与调令就象是利刃,把我刚刚浇筑的事业地基,掘的粉碎。这么多年了,那次离别就象针一样,想起来就会刺痛一下。</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发光始于某个暴雨夜,我与儿子被困在洪水中,他的勇敢与坚强,突然让我读懂命运的隐喻:混凝土配比表里藏着未被书写的幸运,我们在洪水中自救成功,感谢那次困顿的遭遇,让我明白了他才是我真正的骄傲。我发现从医断梦后,自己也可以从建筑蓝图的断层里打捞起人生蒙尘的柳叶刀。 </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破碎是我们经过不懈努力,一直在延展的长度被一次次撕裂。她再次披挂考场,以第一名的成绩傲视群雄。却再一次被现实击破。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再次踏上了通勤的列车,纵有双向奔赴的力量也赶不上现实的残酷。 </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第五次……不知能有多少次。</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是真的碎了,碎的溃不成军,未经我把这口气喘匀,便被定在了抗癌的路上,走好也罢,走完也罢,都必全力以赴,既然无法做出选择,那么就让逻辑从容不迫。走着走着也许缝隙的光就进来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今日,我终可以用时间来描绘光与碎了。见过光芒,也接受了破碎。用半生时光无法言说一生的见证啊!</p><p class="ql-block"> 你破碎过吗?那种让掌纹改道的碎裂,那种在角膜上凿出银河的崩溃。当我们把泪水拌进混凝土,当突然的病痛与X光片重叠,所有疼痛的裂层都在析出光的棱镜。此刻站在镜前的人,左眼是被盗取的星辰,右眼是自己锻造的银河。当存在不再需要完美注脚,那些曾被放逐的破碎回声,正穿过命运的衍射,谱写成献给破碎生命的赞美诗,以伤疤为舟,在暗河里打捞星光,直到所有裂隙都成为光流经世界的河床。</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光芒与破碎不会因病痛戛然而止,而是经过艰难险阻,破碎之后向阳而生!</p> <p class="ql-block">图一:年青时的我,图二:患病后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