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外转】D5 曲珠~察瓦龙~小卖部 |惊险滑坡区• 摸黑夜行八公里

塞外老k

<p class="ql-block">已经是转山第五天了,手机依然无信号。也好,木有了外界的干扰,心底清静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昨晚营地没有电,相机电池无法充电。前方状况如何,还有许多未知,尽管美景连连,却也不敢太多的开机拍片。</p> <p class="ql-block">早饭很简单:打扫昨夜的剩饭、剩菜,烧锅酥油茶,每人凑合一小碗米饭。</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上路,先通过一小段滑石区,山体上滑落的碎石,不用开采,就地装车,用于修筑公路。</p> <p class="ql-block">新辟的路基,继续与怒江相随。右面是滑坡,左面是大江,路面凸凹起伏,依然有车在跳跃晃动中驶过。</p> <p class="ql-block">路上已经不见转山者,他们基本上都坐车去察瓦龙,提布说,从阿丙村到察瓦龙包车要500元。</p> <p class="ql-block">我原以为转经就是要全程徒步,结果后来才发现不少转经者都是搭车走这一段路的。</p><p class="ql-block">与过去转山者途中都不肯骑马相比,现在转山者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p> <p class="ql-block">从曲珠出发,绕过三个大山湾后,可以见到前方一片壮观的滑石区,象巨大的冰川挂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滑石区自古就是转经路上的一个考验,核桃般大小的碎石堆了上千米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掉落石头下来。</p><p class="ql-block">下午由于太阳爆晒更容易掉石头,所以转经人多选择中午前通过,以免被石头砸到。</p> <p class="ql-block">滑石区长约二百米,这里白色的砂石,据说是卡瓦格博神珍藏的千佛共同加持过的米粒,用来镇伏对面的黑蟒蛇。</p> <p class="ql-block">滑石区是今天路上最让人心惊的一段路,人们到此无不快速的通过。不过现在由于修了公路,滑石区有了护坡,已经被治理得有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过滑石区后,转过一个大湾,景色骤然改观,让人以为来到了好莱坞的西部片摄影棚。</p><p class="ql-block">路边有好多的仙人掌树林,一人高的仙人掌树上,挂满了红红的仙人掌果。</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东西可吃,味道很象火龙果。我懒得去尝尝,因为即不好下手,也不好下口。</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望见察瓦龙乡了,沿江几个村子是挨着的。</p><p class="ql-block">提布指给我们看,对面可见的山上,有之字形的盘山道,那里就是堂堆拉卡垭口。</p> <p class="ql-block">察瓦龙有着开阔的街道,骡子套着驮铃,叮叮当当的响着,走在真正的“马路”上,提布选择了“朝圣路客栈”,显然与这里的老板很熟。</p> <p class="ql-block">镇上的一个客栈,门窗上贴满了越野一族的标签,这是自驾车驴友常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转经路上,第一次下了饭馆。肚里缺少油水,驴子点了炒菜,一阵风扫残云后尚未过瘾。接着又添了炒肥肠和回锅肉两道大菜。</p> <p class="ql-block">察瓦龙乡有电,有手机信号。赶紧趁午饭时间,给相机电池充电。打开手机,向家里报平安。</p> <p class="ql-block">饭后,向导要整理驮具,我们先行出发。</p><p class="ql-block">出镇过桥,竟走错路进了另一山谷,是LD轻装猛追三公里,才将我和LC追回。再次返到桥边,又接提布电话,他的骡子趁我们午饭的时候,又偷跑回去啦。</p> <p class="ql-block">此后,故事不断:</p><p class="ql-block">毛茬公路穿过村子,一直延伸到垭口。路过检查站,有牌指示:前方施工,车辆在19:00以后放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队伍拉的很远,我们没有车辆,过了检查站,在前面一个小村前等候。后面的驴友40分钟后才上来,告诉提布来电,已经追回骡子,要我们就在这个村休息。</p> <p class="ql-block">望着上方的垭口,老驴乐观的估计:有一个半小时可以到顶。</p><p class="ql-block">按攻略讲,过垭口后,下山半小时就有住宿的地方。现在才下午四点,于是决定继续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LC突然发现自己的单反丢在刚才休息的地方,立即返回去寻,等到他背着相机回来,又发现自己寄放在路边的包不见了。原来,他返回山下找相机,随手将背包寄放在路边的木柱堆里,回来时却记错了地方,虚惊一场。</p> <p class="ql-block">新修在建的公路,之字形的盘山道。原来的转山小路被公路裁切的支离断续,切小路攀升,非常的吃力。海拔渐高,爬升比想象困难的多。</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爬到垭口时,已经是快晚上七点了。垭口风大,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感到冰凉。赶紧穿上冲锋衣,吃下最后一个桔子,喝口凉水。在垭口的小木屋里,等候后面的驴友,又用去了半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晚七点半,联系到向导,他们已经追回骡子,正急速返回。这次是年老的阿力带头,又跑回了上午刚过江的检查站那里。</p> <p class="ql-block">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头灯装备都在骡子的驮包里,只能摸黑下山。好在新修的公路较宽,基本上能够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建的公路过垭口后,依旧是转着大之字形盘旋下山。</p><p class="ql-block">接到提布的电话,他们已经赶到垭口,让我们顺大路前行,到小卖部会面。</p> <p class="ql-block">途中听得有狗的叫声,认为应该到了。结果是一处工地。再次联系确认向导提布他们已经到达小卖部,确认他们是在我们前方。</p> <p class="ql-block">原来,过垭口后,走转经的小路,确实半个小时就到了小卖部营地,路程只有2公里。</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因天黑生路,不敢走小路,只能摸黑顺大路走,盘山八公里大路,整整的纠结了两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转山第一次走了夜路,还是摸黑夜行。这天暴走、翻垭口、又夜行,折腾了16个小时,于夜里21点抵达小卖部,两腿发酸,双脚生疼,几乎频于崩溃。</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小卖部锁着门,老板下山了,好在屋前有用塑料管从山上引下来的流水,可以饮用。但水管出水不畅,整夜的咕咕直叫。</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吃了晚饭,大伙都累了。因为骡子偷跑的缘故,造成我们走错路,造成我们体力透支,都是花迷、阿力惹的祸。</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是预计的宿营地,因为这里没有草料,也没有草地,骡子晚上断粮没有吃的。看得出向导很生气,我们中间也有人在埋怨。</p> <p class="ql-block">我倒是很坦然,不就是一个小插曲吗?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与人、与己的过不去呢?</p><p class="ql-block">勉强在小卖部门前的平地上支起帐篷,隔着水渠,紧靠公路边。半夜听得有车路过,停在这里补水,车灯很亮,发动机一直未停,逗留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从走错路到翻垭口夜行,都没有拿出相机。</p><p class="ql-block">照片2012.10.17摄于曲珠--察瓦龙--堂堆拉卡垭口--小卖部</p><p class="ql-block">2025.10 编辑 美篇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