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鄂52天旅游(27)转场成都。途游北川地震遗址。

同行天下

<p class="ql-block">今天7.00发车,计划途游“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和“石椅羌寨”后到广汉(成都郊区)住四天。</p><p class="ql-block">没有想到,7.18到达九绵高速入口被拦。</p><p class="ql-block">原因是九绵高速还处于试运营阶段。</p><p class="ql-block">只允许20座以下的客车通行,收费站的人让我们的大巴车走国道。</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和司机用的高德地图,没有走国道的导航,怎么导都只有九绵高速一条路。可九绵又不让走,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最后是金昌全用的百度地图,有国道的导航。</p><p class="ql-block">这样陈锐靠百度导航走上了去绵阳方向的国道。</p><p class="ql-block">这条路说是国道,但路况实在是太差了。</p><p class="ql-block">路面高低不平,不少地方在野蛮施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突然,大家尖叫“窗外的景色太好了,比昨天九寨沟的长海景色还要好”。</p><p class="ql-block">正好前面有一个观景平台,我们在这里停车拍照。</p><p class="ql-block">为了拍山上秋色为背景的集体照,我拿了老乡的一张桌子,站在上面居高临下地拍。但拍摄水平不行,效果一般。</p><p class="ql-block">这里正是最近十分网红的“平武彩林大道”。</p><p class="ql-block">但因为交通太差,游客稀少,只有三部小客车。</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是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原因,一只小狗,看上了李春荣,依偎在他身边求抱抱。</p><p class="ql-block">大家都喊“李春花,李春花,抱一个来个抱一个”。</p><p class="ql-block">李春花是我们去年新疆旅游,在一个加油站加油时李春荣搭讪的一个年轻的加油工。</p><p class="ql-block">俩个人脸有点像,一问名字叫李春花。</p><p class="ql-block">于是在大家的起哄下,他们认了兄妹,还互加了微信。</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直到今天这个狗狗让大家再次想到了春花妹妹。</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春花妹妹是不是也嫁到了伊利?</p> <p class="ql-block">不让我们大巴车过的九绵高速。</p><p class="ql-block">周围有许多还在野蛮施工的工地。</p> <p class="ql-block">10.30我们经过平武县城。</p><p class="ql-block">在最初的计划中,我们要在这里住两晚,并分配杜宏找这里的酒店。</p><p class="ql-block">后来为了减少住宿点这里撤销了。</p><p class="ql-block">平武这个县的县城没有现代化的高楼。</p><p class="ql-block">杜宏说,这里的酒店很少,条件都很一般,价格倒不贵。</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龙洲花园超市”停车买菜半个小时后,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13.00我们到达“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p><p class="ql-block">吃过中饭我们进入遗址区。</p><p class="ql-block">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我来过三次,最最震撼的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那次进入遗址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好长的白底黑字的条幅,上面写着“58371部队已消毒”。</p><p class="ql-block">这条幅一下子把大家带进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支援震区救灾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扩散,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入震区消毒,分片区包干消毒任务。</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震撼的是在北川中学前,听到一个女人在讲述:</p><p class="ql-block">有一个女孩被倒塌的楼板圧住了身体。</p><p class="ql-block">只有头露在外面,她对赶来妈妈说“妈妈救救我”。</p><p class="ql-block">可是现在救灾的武警说,上面的楼板太多了,一起重只会导致更多的楼板圧下来。</p><p class="ql-block">妈妈只能拉着女儿的手,眼睁睁地看着女儿绝望的眼神渐渐暗淡,失去生命。</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悬挂了两条歪斜的“上海同行天下旅游团”的横幅照片,没有一个人。</p><p class="ql-block">寓意,我们是地震的幸存者,我们不会忘记罹难者的不幸。</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在北川中学倒的废墟前,看到了“妈妈给儿子的第55封信”。</p><p class="ql-block">字太小deepseek了一下,得到:</p><p class="ql-block">关于北川中学地震遗址前“妈妈的第54封信”</p><p class="ql-block">这是北川地震幸存者成兴凤与遇难儿子贺川之间跨越17年的情感对话。</p><p class="ql-block">以下是综合多篇报道的详细梳理:</p><p class="ql-block">2008年汶川地震中,成兴凤16岁儿子贺川和11岁女儿贺东梅(后幸存)被困。</p><p class="ql-block">成兴凤因外出逃过一劫,但永远失去了儿子。</p><p class="ql-block">她通过每年书写信件,在北川中学倒塌的废墟前,用悬挂横幅的方式,向废墟下的儿子倾诉思念。</p><p class="ql-block">至今已写下54封信。</p><p class="ql-block">每封信以“儿子,妈妈想你”结尾。</p><p class="ql-block">内容涵盖生活点滴、家庭变故和对儿子的叮嘱。</p><p class="ql-block">例如:“妈妈学会贴膏药了,治好了很多人的腰疼,你若在世定会为妈妈骄傲。”</p><p class="ql-block">“你妹妹东梅在国外演出很出色,你放心,我们过得很好。”</p><p class="ql-block">“妈妈身体不如从前了,但每年都来看你,你要保重自己”。</p><p class="ql-block">这些信件不仅是情感宣泄,更是成兴凤对抗痛苦、重新生活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信末始终附有成兴凤的原手机号(151XXXX6709)。</p><p class="ql-block">她希望儿子“顺着号码回家”。</p><p class="ql-block">横幅的坚持:每年更换的横幅上叠加着历年字句,最外层为第54封信内容。</p><p class="ql-block">尽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她仍坚持悬挂:</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儿子的路,他会顺着回家。”</p><p class="ql-block">她的故事被整理成书《给天使的信》。</p><p class="ql-block">成为了青少年公益教育案例。</p><p class="ql-block">2025年有志愿者在北川支教活动时,</p><p class="ql-block">仍能听到游客在讲述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北川地震遗址讲解员称她的横幅 </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布料,这是一个母亲的心”。</p><p class="ql-block">许多访客在此驻足落泪,反思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17年间,北川新城重建繁荣,但遗址的残垣与她的信件,始终提醒人们勿忘伤痛。</p><p class="ql-block">成兴凤的54封信,是母爱的永恒见证,也是对生命韧性的礼赞。</p><p class="ql-block">如她所言“只要我活着,信就不会停。”</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还知道了,北川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008年512地震之后,同年9月4日,又遭遇泥石游流。</p><p class="ql-block">2017年洪灾水位淹到了二楼。</p><p class="ql-block">2024年洪水的水位淹到了四楼。</p> <p class="ql-block">今天15.50才离开北川地震遗址,再去石椅羌寨是不可能的了,很遗憾。</p><p class="ql-block">18.20到达成都北郊的广汉市住四天。</p><p class="ql-block">房价才84元 ,还有简餐</p><p class="ql-block">逛街的人回来说,这里物价很便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