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先说一下三(6)班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学生很聪明,他们的成绩不算很糟,但是纪律确实让人无语、心塞。班级有几个“刺儿头”,每节课,不是这个爱吆喝,就是那个左顾右盼,再或者就是边上那两个不爱学习的扭作一团,使得我一提起要给这个班上课,心里就要憋着一口气,先给自己打气,然后才能鼓起勇气走进教室,总之,在这个班上课,是一种折磨。</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在三(6)班上课,前半节课还好好的,英语听力完成后,我问孩子们答案对完了没有,杜同学大喊一声:“666”,我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回应,有几个孩子跟着一起起哄“666”,瞬间教室里边开始乱哄哄的。</p><p class="ql-block"> 我一下子火冒三丈,走到讲台上,一把用教棍把粉笔盒和几本书挑下,掉到了地上,大声呵斥并询问了四遍:“这课不上了!还怎么上?除了刚才那个杜同学,还有没有其他孩子在那里跟着乱喊?”</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边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站起来承认。虽然有几个勇敢的孩子说知道有董某某,还有翟某某,但是因为我没有证据,也不好说他们到底跟着说了没有,到底有没有起到祸害班级纪律的作用。所以问到最后一遍时,我已经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所有人,拿出一张纸,把666写一百遍,写不完,不准下课!”</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这件事情,我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作为一个集体,如果没有人勇敢的站起来说话,也没有人勇敢地承认错误,那以后的课还怎么上?我也知道绝大多数孩子是被牵连的,他们也的确很无辜。但是这是集体啊,如果不亮明态度,以后的教学工作是没有办法开展下去的。老师的威信一旦被学生践踏,那就很难再树立起来了。作为大班额的老师,这个态度必须要摆明。</p><p class="ql-block"> 学生们开始“奋笔疾书”,但是我的内心却五味杂陈,我并不愿意也不喜欢这样做,也明知道这样并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是作为纪律性很差的班级,照当时的情况,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做法呢?</p><p class="ql-block"> 下课铃响了,部分孩子已经写完,因为课间操要去楼梯执勤,便先走出教室,把收纸片的任务委托给班长。</p><p class="ql-block"> 课间操时我把这件事情给班主任李老师说了,她是一位非常认真且负责的老师,她告诉我要及时和家长沟通,我点了点头,顺便把杜同学带到教室里。在教室里,我跟他聊了很多,其实是训斥他课堂上的行为,孩子很聪明,说的话他都能理解,但是可能就是管不住自己,使得他在英语课上肆意妄为。交代完毕以后,我让他去做操,自己跑去执勤。</p><p class="ql-block"> 回到办公室,我给杜同学妈妈发了条微信,她没有回复,又给她打电话,却没人接。索性放下这件事,让情绪先稳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多,我再次拨通杜同学妈妈的电话,我和她聊了很久,孩子母亲很是通情达理,我最后也对孩子说了很多,希望他能慢慢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一件事情,但是,我却反思,好久没和学生生这么大的气,今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首先它发生的地点是在6班,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三(5)或者三(7)班,我还会发这么大脾气吗?我想应该不会,按照我的秉性,即便想批评人,也会换一种更温和、更幽默、更易被接受也不引起任何冲突的方式,而不是像在6班这般简单粗暴。因为这两个班平时纪律比较好,学生纯真可爱,班级里有一股温情,所以没有在班里发过脾气,从内心里很是喜欢在这两个上课,成绩优劣先不说,这些孩子纯真的性情给人的感觉超级棒:</p><p class="ql-block"> 老师说的话,他们听得进去,也知道怎么做,我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我。每次我走进教室,孩子都问:老师,马上上英语课吗?我说不是的时候,他们都会努努嘴,表示一下失望的心情。下课时,孩子会送来他们画的卡片,以及不同的充满童真的手工作品,而我,包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p><p class="ql-block"> 这种“偏爱”,使得一个老师,在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犯错误时,也会生出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种处理往往是带着很大的个人主观性:喜欢一个人,哪怕他犯错误了,也会温柔以待;不喜欢一个人,哪怕他件件事情都做对,偶尔做错一件事情,也会带着“彩色眼镜”狠狠责备。作为活生生的社会人,他的情绪、他的思想不也是环境的产物吗?对待爱的人,他怎么做都对,对待不爱的人,他怎么做都看不顺眼,更何况他犯错了。【其实很矛盾,改变不了这种心理状态,还是自己修为不够。】</p><p class="ql-block"> 反思:小孩子还是很可爱的,他们也并不是说犯了多大的错误,无非就是上课时说话捣乱,作业不写或胡写,这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啊!为何对小孩子那么苛责?如果能慢慢把对待5班和7班的态度用到对待6班上,换一种心态是否能好一点呢?或者,能否多用发现美的眼睛多去看看六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除了那几个爱捣乱的,其他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很棒的哇!为什么要用极个别孩子去惩罚绝大多数棒棒的孩子们呢?</p><p class="ql-block"> 真为自己今天的“盛怒”感到难为情,更是觉得不应当!</p><p class="ql-block"> 当那种“偏爱”心理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时,是时候该批判一下自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