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大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472689</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探索南京玄武湖公园及南京城墙</p> <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3日,骑行环国公路G228东南沿海景观大道之旅行第83天,进入江苏省境内第9天。进入苏州市第6天,在南通市第2天,来到江苏南京市第3天。今天骑游南京市玄武区,探秘南京玄武湖及南京古城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总面积6587.04平方千米,作为“六朝古都”,其建城史可追溯至31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建都始于229年东吴时期,历经六朝、南唐、明朝、民国等朝代,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p><p class="ql-block">南京市简称“宁”,别称“金陵”“建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市花为梅花,市树为雪松,辖11个区,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定位为中国东部重要中心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p> 南京历史文化 <p class="ql-block">南京的文化历史以其作为六朝古都的核心地位为根基,融合了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三大体系,被誉为“天下文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p><p class="ql-block">南京的历史可追溯至60万至50万年前的“南京直立人”活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筑金陵邑,南京建城史由此开端。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建业,南京首次成为国都,开启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成为当时世界首个百万人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此后,南唐、明朝(朱元璋建都应天府)、太平天国(天京)及中华民国均定都于此,形成“十代都会”格局。南京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作为异族政权首都的城市,被视为汉族复兴之地。</p> <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与遗产——</p><p class="ql-block">南京文化以金陵文化为核心,体现为都城文化体系——六朝文化奠定文学与艺术基础,明文化以南京故宫、明孝陵为代表,民国文化则融合中西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文学与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文学:李白、刘禹锡、曹雪芹(《红楼梦》背景)、朱自清等均以南京为创作灵感;《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名著诞生于此。</p><p class="ql-block">艺术:云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竹刻、金箔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工艺巅峰;金陵画派(如龚贤)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民俗与语言:方言融合南北特色,曲艺如南京白局、秦淮灯会(国家级非遗)展现市井生活;饮食文化以盐水鸭、雨花茶、活珠子等为标志。</p> <p class="ql-block">历史影响与现代传承——</p><p class="ql-block">南京文化通过“衣冠南渡”保存华夏文化正朔,与罗马并称“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p><p class="ql-block">其文化辐射力体现于——</p><p class="ql-block">教育:明代南京国子监编撰《永乐大典》,推动文化传播。</p><p class="ql-block">现代:高校与作家群体(如叶兆言)延续文脉,非遗项目如云锦、金箔技艺通过生产性保护基地传承。</p> 南京玄武湖公园 <p class="ql-block">玄武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又称京湖、后湖、北湖,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0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库容约550万立方米。玄武湖为浅水湖泊,为长江古秦淮河道遗留下来的一部分。玄武湖是南京城市水系的“心脏”,属金川河水系,玄武湖的湖水主要靠钟山(紫金山)北麓雨水供给。玄武湖通过金川河、珍珠河、秦淮河与长江相连,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p><p class="ql-block">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历史上的古玄武湖周边是当时南京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存有北阴阳营、锁金村、安怀村等古文化遗址。玄武湖也是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湖泊和操练水军的演兵场、明代时期保存黄册的国家档案馆所在地。故玄武湖有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等美誉,更被誉为“金陵明珠”。</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正式作为公园对外开放。2005年2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国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公园。2016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庙闸——</span></p><p class="ql-block">武庙闸是玄武湖主要的出水口之一,是连通南京城南北水系的节点,也是南京最早的水关,最初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为护城河,为控制城内河道的水位,避免水患,在玄武湖设置水关武庙闸。武庙闸民间俗称为台城水关,清代治图中则称其为北水关。武庙闸的工程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一流水平,至今仍在使用。</p><p class="ql-block">1986年新建了三曲长廊、观景轩、方亭、赑屃</p><p class="ql-block">(bi xi)驮碑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名由来——</span></p><p class="ql-block">自先秦时期的“桑泊”开始,玄武湖有“后湖”“北湖”“太液池”“昆明池”等近20个名称。“玄武湖”之名则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p><p class="ql-block">玄武湖名称的起源,史书中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玄武说”,即湖以神名,神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四大神灵之一的玄武,是源自都城四神布局需要的直接命名。</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黑龙说”,其实也与神兽玄武相关,“永嘉末,有龙见于湖内”,龙指的是扬子鳄,因扬子鳄色黑有甲,而玄武也是色黑有甲。明代朱之蕃在编《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时将“平堤湖水”列为金陵第十景,他解释道:“湖名玄武,即晋之北湖,刘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故改今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景区布局——</span></p><p class="ql-block">玄武湖公园总体由“五洲”“一园”“一路”组成。五洲即玄武湖梁洲、环洲、菱洲、翠洲、樱洲,一园即玄武湖情侣园,一路即玄武湖环湖路。</p><p class="ql-block">特色景点——</p><p class="ql-block">玄武烟柳、鸡鸣春晓、站映湖光、明城龙蟠48</p><p class="ql-block">玄武湖风景赏析</p><p class="ql-block">老金陵四十八景北湖烟柳、北湖二游、太平提畔、鸡笼云树。鸡鸣寺、台城、九华山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玄武名景——</span></p><p class="ql-block">环洲烟柳、梁洲秋菊、翠洲云树、樱洲花海、菱洲山岚、玄武晨曦、古阅武台、北湖艺坊、六朝玄圃、武庙古闸</p> <p class="ql-block">玄武十景——</p><p class="ql-block">玄武十景形成于六朝时期,围绕玄武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玄武十景是玄武湖最具代表的景点,也是玄武湖游览中最重要的节点,分别为:五洲春晓(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侣园馨风(情侣园)、莲湖晚唱(玄武红莲)、台城烟柳(台城)、古塔斜阳(莲华精舍和诺那佛塔)、九华朝晖(九华山公园、玄奘寺、玄奘塔、六和亭)、鸡鸣晚钟(鸡鸣寺)、西堤秋月(翠虹堤)、月湖笙歌(玄武湖月色)、古墙明镜(南京明城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环湖路——</span></p><p class="ql-block">环湖路全长9.8千米,总面积56万平方米,周围分部着众多的南京著名景点,环湖路西南半边为南京明城墙围绕,城墙外便是繁华的都市,静与闹仅一墙之隔。北岸自西向东依次为神策门公园、南京火车站,东岸自北向南依次为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情侣园、白马公园,南岸自东向西依次为太平门、九华山公园、古阅武台、南京武庙、鸡鸣寺、解放门、台城,西岸自南向北依次为玄圃、玄武门、杉林氧吧、万三花园,其中西岸和南岸均有南京明城墙为依。</p> <p class="ql-block">梁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88100平方米,因梁朝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梁园而得名“梁洲”,旧名老洲、美洲。洲上建有盆景园,四季举办花卉展览,秋季菊展,尤为壮观,故有“梁洲秋菊”之称。梁洲是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佳的所在,由环洲向北过芳桥就梁洲,与南京火车站隔湖相望。曾为梁代昭明太子编《文选》的读书处,于今犹有“莫愁传世争颜色,怎及昭明文字香”的评说。梁园故址,至今尚留存一口古井,据《后湖志》载:“此井自古有之”。明代淘挖清理时发现一把六朝铜钩,故名铜钩井。景点有观鱼池、白苑、湖神庙、铜钩井、明代黄册库遗址(后湖黄册库)、闻鸡亭、览胜楼、友谊厅、杜鹃园、盆景园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翠州——</span></p><p class="ql-block">翠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65900平方米,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盖、翠色浮空而得名“翠洲”。长堤卧波,绿带缭绕,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故有“翠洲云树”之称。西面通过长堤、翠桥与梁洲相连,从梁洲向东过翠桥即到翠洲,东部有九旭桥与玄武湖东岸相通。景点有华梓园、翠洲栈道、留东同学会旧址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樱洲——</span></p><p class="ql-block">樱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65900平方米,因昔日樱桃遍布洲上,为宫廷贡品而得名“樱洲”。樱洲种植樱花近800株,十多个品种,是南京樱花品种的集中地。每当大地回春,樱花缀满枝头,一片绯红,如火似霞,故有“樱洲花海”之称。樱洲在环洲环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之洲。相传,南唐亡国初期,后主李煜被囚禁于此。因昔日洲上遍植樱桃,且色红味美,被尊为“金陵五大名果”之一,清康熙、乾隆年间,玄武湖的樱桃曾作为贡品送往京城。景点有樱洲长廊、荷花园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菱洲——</span></p><p class="ql-block">菱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为104200平方米,因洲上昔日盛产菱角,且洲形似菱而得名“菱洲”,旧称麟洲。东濒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宛如游龙,气势雄伟,山顶常有紫金色云霞,故有“菱洲山岚“之称。环洲向东过菱桥可达菱洲,处于玄武湖中心位置,与翠洲南北遥遥相对,位于玄武湖东南,从菱洲向南经台菱堤即可从解放门出玄武湖。景点有台菱花架、玄武湖菱洲生态乐园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情侣园——</span></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情侣园位于玄武湖畔、紫金山之西,总面积40.76公顷,其中水岸景观面积达10公顷,是玄武湖—紫金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具有游览、观赏、休闲、娱乐、婚庆服务、青少年植物科普知识学习等功能。</p><p class="ql-block">1993年更名为南京情侣园(花卉公园)。1999年扩建花卉公园,连成整体。2014年实施东岸建设改造,将风尚文化融合其中,形成一脉两廊三个园区。“一脉”风尚大道,是举办各类年轻人活动的时尚地,花卉大道和展览路“两廊”形成景观视觉通道,也是游客出入景区的主要通道。“三园”花卉园、情侣园、药物园特色各异,主题鲜明。</p> 南京城墙 <p class="ql-block">南京城墙是明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城墙,始建于1366年,完工于1393年,历时28年建成,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全长35.267千米,其中25.1千米保存完好,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城垣,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背景与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耗费约</p><p class="ql-block">3.5亿块城砖,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基础上扩建而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总格局包括——</span></p><p class="ql-block">宫城:周长3.5千米,围合面积1.16平方千米,设午门、西华门等4座城门。</p><p class="ql-block">皇城:周长10.23千米,围合面积6.53平方千米,设洪武门、承天门等7座城门。</p><p class="ql-block">京城:周长35.267千米,围合面积55平方千米,设13座主城门(如聚宝门、神策门),现存25.091千米,垛口13,616个。</p><p class="ql-block">外郭:周长超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设18座城门,现存部分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筑特色与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城墙依山脉、水系走向筑城,打破传统方形制式,形成“南斗北斗”星象布局,体现“天人合一”思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技术特点包括——</span></p><p class="ql-block">防御创新:首创内瓮城(如中华门设27个藏兵洞)、水关涵闸(如东水关),采用砖石结构与石灰混合浆技术,墙体高14-26米,宽7-30米。</p><p class="ql-block">材料工艺:城砖来自江苏、安徽、江西等地,铭文追溯产地,确保质量。</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与筑城技术集大成者,其历史、考古价值独特性被誉为“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p> 南京古城护城河 <p class="ql-block">南京护城河特指外秦淮河,而秦淮河是一个更广泛的河流系统,包括内秦淮河和外秦淮河两部分,因此两者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p><p class="ql-block">秦淮河是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流经南京市及句容市,被誉为南京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其干流在南京通济门外分叉为两支——</p><p class="ql-block">内秦淮河: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向西横贯主城后从西水关流出,全长约5公里(十华里),即著名的“十里秦淮”,是南京历史文化与旅游的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外秦淮河:环绕南京明城墙东、南、西三面流动,作为护城河使用,最终在三汊河注入长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