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秋之旅——乌镇及木心美术馆

海漠轻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镇,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吸引着无数游客趋之若鹜。碧波微漾,杨柳轻扬,小桥横卧,乌篷船摇曳,青石板路蜿蜒伸展,曾经的枕河人家已搬到镇上的新居,老房子已开发成商铺。都说夜晚的乌镇最美,红灯笼高悬,灯影绰绰,更加古韵绵绵。而最吸引我的是出生于此、最后魂归故里的木心以及木心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几年前偶尔知道木心,缘于陈丹青,这个著名的画家,将木心在美国讲课的笔记编著成《文学回忆录》,便心生好奇,后又知晓木心是乌镇人,家乡人民诚邀他回归故里,并为他建了木心美术馆,陈丹青任馆长,2016年荣获世界建筑节文化类建筑奖项提名,成为乌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心更向往之。此次浙江行,必来乌镇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先生出生于东栅,美术馆建于西栅元宝湖上,一座桥延伸至美术馆。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临水而立,宁静而清俊,与木心先生心仪的简约美学相契合。木心先生曾以“风啊、水啊,一顶桥”高度概括并预见了今天建成的美术馆与周边故乡的景致,而“桥”的隐喻,为木心毕生融汇东西方文化与美学的艺术实践,做出了绝佳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厅迎面墙上一副颀长的画轴,是颇有绅士风度的木心先生和他的话语:“风啊,水啊,一顶桥”。这是木心先生临终卧床期间,老人在谵妄中看了美术馆设计方案,喃喃说出的一句话。狭长而简洁的美术馆,临水而立,回应了这位诗人高度概括的话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这幅场景,一个充满复古感的客厅,墙上的木心从容地说出这句话:“我愉快地步行回来,已经看过我的墓地。”好豁达,体现出他通透又富有诗意的生命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出生于乌镇,家境优渥,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194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洋画,后经历多次政治迫害,狱中仍坚持创作。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2006年返回乌镇定居,2011年逝世,享年84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一生坎坷,三次入狱,被监禁长达20多年。在狱中,他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手指被折断,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写检讨的纸上写下了足足65万字的手稿。还在废弃的纸张上谱曲,在黑暗中无声地弹奏莫扎特、肖邦。他说:“白天我是一个奴隶,但晚上我是一个王子。”后来,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万丈深渊,再往下,也是鹏程万里。”他坚信“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立志要像司马迁一样,以不死而殉道,坚守自己的信仰与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1年,耶鲁大学美术馆全部展出了这批手稿,并在芝加哥美术馆、夏威夷美术馆与纽约亚洲协会巡展。木心美术馆设“狱中手稿馆”长期陈列展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着米粒大的字迹,密密匝匝,整齐而柔韧,想像他当年的胸襟之宽广,信仰之坚定。“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敬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连接一楼和二楼的阶梯式图书馆,参观者可以在木制的阶梯上休息、读书,目光所及是美术馆后院,竹林、草坪,绿茵茵的十分养眼。图书馆东墙整壁是逾百格书架,配置六十二枚世界文豪肖像,并放置木心《文学回忆录》说及的古今中外文学珍籍。如时间允许真想坐下来慢慢品读木心的精神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的绘画融合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精髓,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国外巡展受到极大的欢迎,被大英博物馆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特展厅与咖啡馆位于美术馆的负一层。此次特展厅主题是“普希金:朝霞的孩子”,这是特展中的展品,以巨型普希金头像雕塑结合复古地图与建筑版画,呈现出浓厚的文学与历史氛围,展现了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展览对其生平与时代背景的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咖啡屋外面是水院,以多媒体形式将普希金的个人经历、文学作品与艺术装置结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他的文学世界与人生故事。画面左侧是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冈察洛娃的肖像,中间场景还原了普希金决斗的经典画面(普希金因决斗身亡),地面的文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是普希金的经典诗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艺术的伟大,是一种无言的伟大,抵挡住百般亵渎诅咒,保护着随之而伟大的艺术家。博物馆,音乐厅,画廊,教堂,安静如死,保存着生命。纸、布、木头、石头、乐器,都是死的,是这些死的物质、物体、物件保存着人的哀慟的心,乃至智慧、情操、喜怒哀樂,詩和箴言,天大的隱私,地大的慾望—是死的東西保存了活的意志。上帝把地球恩惠了人類,孩子們,你們要愛惜啊。——木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术馆有两个影视厅,生动呈现了木心先生的生活经历和他的绘画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二楼展厅到负一楼是别样的螺旋楼梯,墙面上不间断投放木心的影像,美术馆的主题展馆也到此完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坐在旋梯台阶上,静静观赏木心先生的生平经历、艺术创作及思想境界,被他的“在绝望中坚持审美”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所折服钦佩。这旋梯极像他的人生轨迹,“在循环中求突破”的一种内在力量,也引导观者在行走中思考艺术与生命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文创商品店购买《文学回忆录》以作纪念收藏。纸张簿而柔韧,封皮柔韧而有质感,装祯简约而雅致,任意翻到某一页都能平开来,比32开略窄,放在随身包里正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初就是因陈丹青编写此书而知晓了暮年才出名的木心,如今站在他的家乡,行走在深邃的美术馆里,狱中的手稿、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令人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翻越此书的前言、后记,尤对木心充满敬意。回来后再细读,更是喜欢他讲文学史的独特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世纪80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当时在纽约的大陆和台湾文艺同行(如画家、舞蹈家、史家等)对木心的文学创作和见识十分钦佩。大家最初是想请木心聊聊他自己的文章,后来木心提出要补全文学史的课,于是促成了这场文学讲座的开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1989年1月15日开始,到1994年1月9日结束,历时五年。听课者轮流提供自家客厅作为授课地点,没有注册、教室、课本、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木心就在这样“荒谬”的场景中“神聊”世界文学史。课程涵盖古希腊神话、新旧约、诗经、楚辞,到中世纪欧洲文学、二十世纪文学世界等,东方西方通讲,木心融入大量个人观点,“金句”频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授课时,学生陈丹青等做了详细笔记。木心生前认为这些笔记不是自己的正式作品,不愿公之于众。2011年木心逝世后,应众多读者恳请,陈丹青整理了五年间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的笔记,于2013年出版《文学回忆录》。后来又因读者需求,陈丹青将当初因顾虑未收录的木心谈自己作品的九讲内容整理成《木心谈木心》,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是个作家,又是一个艺术家,以作家身份讲文学史,自是不寻常。“《文学回忆录》里的木心便是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中思索自身位置,进而肯定自身的木心”。这就是木心的“文学回忆”。书中的妙言、警句皆出自于他,不足为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木心强调“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主张通过了解作者个人经历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语言直白幽默,常以“金句”引发思考,如“决绝了的朋友,别再玩了”“贤就是绝交后不再作对”等观点,展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独特洞察。全书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被评价为“荒诞小说”式的文学体验。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木心美术馆毗邻的是“并蒂莲”造型的乌镇大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时正是乌镇第十二届戏剧节期间(10月16日至26日),我20日来到乌镇西栅,正赶上举办一届一次的戏剧长街宴。这是我意外的惊喜与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窄小的巷子摆起了几百米长的宴席,虽没有等到宴席开始的那一刻,但已预想到那空前的盛况。这是戏剧节期间的一场重头戏,共有九百余人参与,规模堪称历史之最。参与人员主要包括戏剧节的特邀嘉宾、剧组人员、媒体代表以及部分幸运观众(通常通过官方渠道抽奖或特定活动选拔产生)。宴席上的特色美食(如乌镇本地的全家福暖锅等)全部免费供应,旨在打造一场戏剧与民俗融合的文化盛宴,让参与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戏剧节的独特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届乌镇戏剧节有来自10个国家的25部特邀剧目,涵盖15部国际前沿作品与10部中国佳作,分为“人类之城”“灿烂之镜”“万象之花”“纵情之舞”“梦幻之缘”和“高校之光”6大板块 。除了在大剧院、剧场演出外,古镇嘉年华的演出分布在西栅景区的街头巷尾、木屋、石桥等公共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该戏剧节由乌镇旅游发起人陈向宏、艺术教育者黄磊、戏剧大师赖声川、孟京辉共同发起,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戏剧盛会,已成长为中国戏剧文化的一张名片。十二年来,共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大师、新锐导演,吸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等世界顶尖导演与编剧的作品齐聚一堂,提升了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十月中下旬在乌镇举办,通过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等单元,推动戏剧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推动了乌镇从一个旅游小镇向文化小镇的迭代升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镇戏剧节与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木心是乌镇人,他学贯中西的艺术成就为整个乌镇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建构起了中西艺术交流的桥梁,是乌镇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乌镇戏剧节能够在乌镇成功举办,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与乌镇本身独特的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而木心就是乌镇人文精神内涵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西栅,热闹而有内涵的古镇隐退在我身后,心绪仍沉浸其中,意味深长。大多古镇成为旅游景区后,伴随的商业气息也渐趋浓厚,有点喧宾夺主了。但象乌镇这样的古镇,依托文化底蕴,塑造文化艺术品牌,建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桥梁,不仅有木心美术馆、乌镇大剧院,还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性会址,则彰显了乌镇人民的格局与胆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镇街道整齐划一,建筑风格统一,围绕旅游开发的民宿、餐饮、旅拍等商业秩序井然,文明经营。我们入住的墨舍民宿极有代表性。一楼前厅和餐厅装修典雅,墙上的水墨画增添了意韵,每间客房的装饰都不一样,但都有古朴的味道。老板夫妇热情厚道,主动帮客人搬运行李,临走时还赠送本地的特产礼物,像对家人一样感觉到温暖亲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镇,值得打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