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上新街摊子口一天门 油厂老邻居故地重游

董长贵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3号,我们这些阔别五十多年的重庆南岸区上新街摊子口一天门油厂老邻居,终于又聚在了一起。一见面,眼眶就热了,话还没说,笑先冒了出来。五十年啊,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可那一口熟悉的乡音,那一脸亲切的笑容,一点没变。</p><p class="ql-block">大姐胡开萍最忙,前前后后张罗着拍照,谁都没落下。她一喊“来咯来咯,站好咯”,大家就赶紧凑在一起,像小时候那样挤着、笑着、闹着。她说她要做东,坚决不让大家AA,我们拗不过她,只好把这份情记在心里。三桌人坐得满满当当,全是老面孔,全是老感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熊本兰老屋旁那条长了青苔的石梯上合影。石梯还是老样子,湿漉漉的,踩上去有点滑,却让人踏实。它一直通向我们曾经的家,也通向我们的童年。</p><p class="ql-block">这石梯是我们挑水、上学、上班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眼巴巴等父母回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如今老屋不在了,可站在这里,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叫卖声、孩子的笑声、锅碗瓢盆的叮当声。</p> 熊本兰老家旁石梯上合影 <p class="ql-block">午饭安排在南岸的九泓饭店。三桌人,热热闹闹,酒还没开,话嗨翻了几个来回。谁家孩子有出息了,谁退休后天天跳舞,谁还住在老城区,谁每年都要回来看看……一桩桩,一件件,像老屋檐下的雨滴,滴滴答答,敲在心上。</p><p class="ql-block">大姐胡开萍举杯说:“只要我们还走得动,就年年聚!”大家齐声应好,那声音,像极了当年放学时一起喊的口号。</p> 徐二娃家门前合影 <p class="ql-block">最让人感动的是董哥,一整天扛着相机来回跑,拍了照还要拍视频,谁想留个影,他立马就到。他不说累,也不抢镜头,可每一张合影里,都有他的影子,因为他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保管员。</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那棵老树,就长在院坝边上,夏天我们把凉板搬出来,一家挨一家,躺在树下数星星。门都不锁,谁家炒菜香了,喊一声就能去蹭一口。那时候穷,可心是满的;现在富了,可这样的夜晚,再也找不回来了。</p><p class="ql-block">老屋拆了,院子改了,小学升成了中学,连挑水的石梯都长满了青苔。可只要我们这群人还走得动,摊子口的记忆就不会断。它不在砖瓦里,不在地图上,它在我们彼此相望的眼神里,在这一张张泛着光的笑脸上。</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们不是在看老屋,是在回望自己的半生。而下次聚会,不管谁来谁没来,我们都会记得。</p><p class="ql-block">我们曾一起,从一条青苔石梯,走向了整整一个时代。</p> 九泓饭店老邻居合影 探访旧居 邻居座谈会 联欢活动 共进午餐 难忘的瞬间 老邻居故地重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