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5日,晴(早上雾濛濛,有要下雨的感觉,说活说,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早早用过早餐,骑行记录20多公里前往戴家汇灵山寺,8:40从灵山寺上台阶开始沿笠帽顶山梁开始爬山(顺便采了些大龙罐回来泡酒),不是双休日,爬山的人也不少,遇有南陵县城的和芜湖几位一同前往,这里重阳节时召开了芜湖市职工登山大会,路标和宣传牌随处可见,“只有心怀梦想,才能脚踏山巅”,“在上班和上进中选择登山”9:36登顶,10点20分左右参观时尚千屿,然后在千山湖打卡~</p> <p class="ql-block">从千山水库西侧的柏油路启程,湖面如蓝宝石般倒映着山影。沿途的森林防火步道以青石板台阶为主,两侧竹林随风轻吟,偶有松鼠跃过枯枝。行至山脚都下,可见明代遗留的“老庙”石基,残垣上的青苔与抗战时期僧人护佑革命的记忆相融,令人肃然。</p> <p class="ql-block">重建在山脚下的灵山寺,黄墙灰瓦悄然伫立,飞檐翘角在晨光中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它不张扬,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像是守山多年的隐士,默默注视着每一位途经的旅人。门前几株老树撑开浓荫,枝叶间漏下斑驳光影,落在石阶上,仿佛听见了山在低语:上来吧,上面有更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攀登从戴公山林场护林防火站这段陡峭的石阶开始。石阶蜿蜒向上,像一条被山势拧紧的绳索,牵引着人一步步离地升空。两旁林木森然,阳光穿过叶隙洒下点点金斑,落在肩头,像是山在悄悄为我加油。“坚定信念,向前冲鸭”,这不只是对身体的提醒,更是对心境的告诫——登山如人生,稳扎稳打,方能行远。</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晨光穿透薄雾,为戴公山染上一层金边。这座南陵县最高峰 558米的海拔矗立云端,山体被原始森林覆盖,石阶与野径交错蜿蜒,仿佛在诉说千年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故事。上山喘气,下山抖腿,一次又一次被山野治愈。</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走,林间气息愈发清冽。阳光穿过高耸的树冠,洒在林间小道上,光影斑驳,如同自然写下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忽然,一块绿色指示牌闯入视线,上面写着:“在上班和上进中,我选择了上山。”我不由笑出声来,这哪是路标,分明是写给都市灵魂的一封情书。大江山芙蓉峰几个字静静躺在下方,像一句温柔的承诺:只要你来,山就在。</p> <p class="ql-block">山道曲折,时而隐入密林,时而豁然开朗。两旁树木渐次染上秋色,金黄与翠绿交织,像是山在换季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山道曲折,时而隐入密林,时而豁然开朗。两旁树木渐次染上秋色,金黄与翠绿交织,像是山在换季时不小心打翻了</p> <p class="ql-block">一块“登高望远顶峰相见”,"我在大工山收藏日出”每到一处岔路口,都有别具一格的鼓励语,它没有多余装饰,却让人心头一动。顺着它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行,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原来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鼓励,就足以支撑一段疲惫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快要登顶。眼前是一片开阔的高地,灌木丛生,树叶泛着深浅不一的红黄绿,像是大地披上了节日的衣裳。远处云海翻涌,山峦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仙境。两个装饰性的文字框在风中轻轻摇曳,“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向顶峰进发 追逐幸福的足迹”,它们不像是标语,倒像是某个先行者留下的手记,悄悄告诉我:你走的这条路,有人走过,也值得走。</p> <p class="ql-block">“前方约有200米碎石陡坡路段”。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这提醒来得恰到好处,像是一位老友在耳边低语:别急,小心脚下。碎石路确实难走,每一步都要格外留神,但正是这样的路段,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山的质地与力量。原来,最真实的风景,往往藏在最难走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攀登最后一段野路时需借铁链助力,碎石坡的挑战让汗水与喘息化为征服的快意。</p> <p class="ql-block">登顶那一刻,风猎猎贯耳,云海在脚下翻涌。俯瞰南陵古铜矿遗址群如历史印章散落群山,远处的珩琅塔影与青弋江银带遥相呼应。若逢晴日黄昏,落日将姑嫂巨石染成赤金,真有“工山削翠”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石阶上,木质护栏旁的铁链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是山伸出的手,一路牵引着我向上。石阶粗糙而真实,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痕迹上。尽头那面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红得那么热烈,那么骄傲。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动容——不是因为登顶,而是因为这一路的坚持,终于被风看见,被山记住。</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工山芙蓉峰 芜南之巅”的标志牌前,高举起登山杖,像举起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帜。远处群山如浪,天空湛蓝无垠。我没有大声呐喊,只是静静地站着,任山风吹过脸颊。这一趟戴公山之行,不只是脚步的丈量,更是心灵的出走。原来,当我们走向山,山也在悄悄走向我们。</p> <p class="ql-block">回望整座戴公山,它静静地卧在蓝天之下,层峦叠嶂,绿意深沉。薄雾如纱,轻轻缠绕在山腰,让远峰多了几分朦胧的诗意。它不争不抢,却自有其巍峨;它不言不语,却让人心生敬意。我忽然觉得,我们总说“征服一座山”,其实哪有什么征服?不过是山允许我们路过,让我们在它的怀抱里,短暂地看清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依旧漫长,但心境已全然不同。阳光依旧明媚,山径两旁的岩石沉默地伫立,像是守护者,也像是见证者。植被在风中轻摆,远处山峰轮廓清晰,仿佛在目送我离去。我忽然明白,山从不言语,却教会人许多——关于坚持,关于孤独,关于如何在一步一印中,找到自己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这里遇见坚持的意义——当双腿颤抖着越过最后一块岩石,云海突然在脚下翻涌,那一刻的疲惫瞬间化作了对生命的敬畏。就像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道:"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山途经凉亭休憩,对面就是传说中的九华老爷从东海一路西行到九华山在惊吓中荒乱丢下了五条爱犬而变的五条狗子,这是还有“戴公磕头求淑女”的传说,说是此山与青弋江对岸珩琅山(戴母山)被喻为芜湖的“牛郎织女”。山脚千山水库作为万人饮用水源,清澈如镜,提醒游人存敬之心。</span></p> <p class="ql-block">此次登山不仅是体力的历练,更似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当暮色吞没山脊,回首云雾缭绕的峰顶,方悟“白云飞去又飞还”的禅意——山永远在那里,等待每一颗向往自然的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