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碾无声诉乡愁</p><p class="ql-block"> 一盘石碾,让我魂牵梦萦。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独自一人去泰山深处闲游,路过一小山村,在一僻静处邂逅了一盘弃置路旁的石碾,碾盘碾砣保持完好,木制碾锅已经腐朽脱落,保持着弃用后的原始状态,像一位倔强且深沉的老人,默默地坚守在那里,把岁月感、苍桑感写得满满。</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盘石碾,只那么一眼,童年的记忆便轰然一声被唤醒。昔日的农村,石碾和石磨是老百姓须臾不可或缺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是各家各户的私器,几乎家家都有,置于家中院内,而石碾则是大家的公器,几十户人家才拥有一盘,一般置于街道路旁。由于用碾的人多,有时得挨号排队,甚至要起早贪黑去抢碾,其艰辛程度不必细说。小时候经常帮母亲推磨推碾,母亲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在磨道碾道里辛勤忙碌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走不到尽头的磨道碾道一圈又一圈,成了我童年记忆里艰辛、劳苦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邂逅以后,我又多次折返去拜访过这盘石碾,每次去,我都会静静地在那儿待一会,在无言中与它对视,在静默中与它交流,这时,我与它虽然近在咫尺,却又像隔着几十年的烟尘。在与石碾的交流中,我突然醒悟,所谓乡愁,就是曾经被它轧扁又被复圆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石碾,一个曾经在中国乡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古老器物,由碾盘、碾砣和木制碾锅组成。碾盘,是一块厚重的圆形石板,中心立有一根木制或铁制的碾轴。碾砣,是一个圆柱形石磙,两端中心凿有孔洞,通过一个木制的碾锅与碾轴相连,使得碾砣可以围绕着碾轴,在碾盘上平稳地滚动。</p><p class="ql-block"> 使用时,依靠人力或畜力推动碾锅,驱使沉重的碾砣沿着碾盘滚转。待加工的谷物被均匀地铺撒在碾盘上,在碾砣一圈又一圈的碾压下,逐渐脱去外壳,或被碾磨成细细的粉末。</p><p class="ql-block"> 随着电动磨面机、碾米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普及,石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它就像一部无字的史书,静静地躺在时光的角落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注脚,一个文明的符号。它又像一位深沉的讲述者,只要你愿意倾听,便能从它那“吱呀”声的余韵里,听见一个远去的时代悠长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文田于乙巳深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七律·题图 石碾(新韵)</p><p class="ql-block"> 弃卧村旁岁月深,曾经轧粟度艰辛。</p><p class="ql-block"> 石墙沐雨生新绿,木架栉风留旧痕。</p><p class="ql-block"> 山里人家烟火味,田园野径水竹音。</p><p class="ql-block"> 皆言世态轮回转,碾碎冬天便是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