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一至六年级家长</p> <p class="ql-block">本周三的初冬,风里带着点微寒,可唐河六小北校区一楼报告厅里,却满是热乎气——1到6年级的家委会成员,都提前十分钟赶来了,有的刚进门就和老熟人打招呼:“以前接孩子总碰到,今儿为了娃的教育聚一块儿,真是缘分!”四点一到,2025届家委会成立仪式准时启幕,校领导、老师们和咱们家长围坐一堂,没有花哨的排场,全是掏心窝子的话,听着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作为家委会代表,站在台上发言时,我心里满是热忱。一来盼着见证家委会成立,往后能和学校好好搭伙,为娃多做些实事;二来更想借着这开放日,亲眼看看新六小的特色教育到底啥模样,瞧瞧孩子们在社团课上是不是真开心。当着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面,我也特意说句心里话:老师们深耕课堂抓基础,校领导牵头搞“特色立校、社团育人”,把日子都扑在了娃身上,真是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早就在新闻里听说,新六小的教育不搞“千篇一律”,今儿总算要见真章。四点五十分一到,老师们领着咱们分四组去看社团,每走到一间教室,都让人眼前一亮。民俗手工社团里,娃们拿着剪刀、彩纸,有的编小玩意儿,有的剪窗花,最打动人的是,剪出来的窗花里,都藏着唐河古桥的纹路——咱唐河的古桥,立在河边几百年,承过千年漕运的烟火,如今娃们用指尖把老桥“剪”出来,哪里只是学手艺?分明是把家乡的根,悄悄扎进了心里,往后走到哪儿,都忘不掉自己是唐河娃。</p> <p class="ql-block">科学社团里更热闹,实验器材摆得整整齐齐,娃们凑在一起,盯着烧杯里的变化眼睛都不眨,编程课上,小手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嘴里还念叨着“这样是不是就能动了”,那股子探索劲儿,看着就喜人。还有艺术社团的口风琴课,悠扬的调子慢慢飘出来,老师手把手教娃们按指法,有的娃吹错了,老师也不着急,笑着再教一遍,娃们跟着练,脸上满是认真,这哪儿是教技巧?更是在养心性,让娃慢慢懂啥是美、啥是静。以前隔着屏幕看这些“亮点”,总觉得不真切,今儿亲眼见了才明白:特色课不是噱头,社团课不是形式,是真能滋养娃长大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五点半,咱们又回到报告厅填问卷,没人敷衍勾两下,都是一笔一画写,把今儿看到的、想到的,还有心里的小疑问——比如“娃能不能选两个社团”,都细细写下来。每一笔,都不是应付差事,是咱当家长的,对娃成长的期许,对学校的真心。填完问卷,大家有序往校门口走,等着接自家娃,路上还在聊:“往后有了家委会,咱和学校沟通也方便了,娃在这儿上学,咱也更放心。”</p> <p class="ql-block">其实咱当家长的都明白,“家委会成员”不是啥风光的名头,是责任。往后咱得好好做三件事:一是当学校特色教育的“宣传员”,把今儿见的、娃回家说的欢喜,讲给身边其他家长听,让更多人知道新六小的好;二是做家校的“连心桥”,大家有啥疑问、啥想法,咱好好收集整理,及时跟学校沟通,不藏着掖着;三是做学校的“助力者”,学校办活动,咱不管多忙,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哪怕只是找些材料、统计个名单,也是实实在在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教育这事儿,从来不是学校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咱家长单方面的盼,是咱和学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娃护好、教好。今儿这场活动,不是结束,是咱家校同行的新起点。往后,咱陪着娃在新六小读好书、长特长,让娃记得家乡的老桥,带着探索的劲儿,长成最好的样子;也盼着咱和学校一起,把这份教育的热乎气传下去,让更多唐河娃,都能在这样的好环境里长大。</p> <p class="ql-block">初冬虽寒,可咱家校同心的这份暖,能护着童心,一直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走出校门,风虽凉,心里却暖。家长们聊起不少人说,自己也特别想参加这样的社团。</p><p class="ql-block">家委会成立、看社团,不是走过个场,是真见学校用心。往后家校一条心,多搭把手、多传句话,陪着孩子读好书、爱家乡,也盼着能有机会,和孩子一起感受社团的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