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写《桥1 》过去了二十几日。其间桥下的河中发生了件令人伤感又惋惜的事件,已半月有余没过去了,但总会时不时地想到那边的绿地,那座熟悉的桥。</p><p class="ql-block"> 现在桥的南边是一大片草地,那时这块草地的一部分是原丝绸工学院的操场。沿着桥西南边小路走不多远,便是操场的后门。有时丝绸工学院在操场上放露天电影,便可以在后门这买票进去观看。《城南旧事》便是在这里看的。那时女儿才七八岁,听说工学院晚上放露天电影,很高兴。我听说放《城南旧事》也很企盼。吃过晚饭,拿上小椅子,便和女儿一起去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种内容和拍摄手法的电影刚出来不久,我们看得很投入,印象特别深刻。影片中的许多场景至今仍留在脑海中呢。</p> <p class="ql-block"> 记得桥西南面的工学院后门有时会打开,可以进入。那时的我还是乡村完小的民办教师,秋收春耕时节,每位教师都得交多少斤做肥料的草。到哪里去割那么多的草呢?那个年代草都是割来作猪饲料的。我和先生背着筐正发愁去哪割草,看到工学院的后门开着,里边的一个角落有不少草,兴奋不已。悄悄地溜进去,割了满满两筐草。虽然在送草的路上先生骑着自行车在田埂小路上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翻到了水田里,但总算交了差。</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这座桥虽已不能通行,桥边早已是高楼林立,但原来的乡村模样,原来乡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却深刻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