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青藏公路零起点

马上听风

<p class="ql-block">昵称:马上听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1463831</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青藏公路零起点标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月中旬母亲生病,我返回西宁后因高原反应一直没有出门锻练,10月21日专门到曾经锻练的中心广场北广场参加晨练。运动结束返回时北广场东南角一座高大的红色圆环雕塑忽然撞入视野。当时,只是随便拍了几张照片,想当然的以为与青藏铁路建设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来,连日在北广场晨练,路过此地,发现在红色圆环雕塑的旁边还有一座正在修建尚未完工的“青藏公路文化体验馆”。当时,还是错误的认为是“青藏铁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立这座城市雕塑,11月4日中午,我又专门来了一趟。这才看清楚是青藏“公”路,而不是青藏“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来这是202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而设立的青藏公路零公里起点标志,也是109国道的“零公里”坐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近细看,这个7米高的雕塑,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玉环”,朱红的底色在阳光下格外厚重。它不仅是视觉上的焦点,更藏着双重寓意:既是地理上的起点,标注着青藏公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37公里”的壮阔版图;也是精神上的图腾,象征着青海与西藏紧密相连的血脉,更承载着青藏公路与川藏公路的“两路精神”的红色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雕塑下,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1953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奉命率队,从格尔木向拉萨挺进修路。那时没有先进的设备,只有高寒缺氧、冻土遍布的绝境,还有2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横亘眼前。可他带着队伍扛炸药、修桥铺路,甚至开垦荒地建起了“帐篷城市”,还立下誓言:“我们要让拉萨的酥油茶香飘到格尔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仅仅7个月零4天,这支队伍就创造了奇迹——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全线通车。慕生忠将军在通车典礼上说的那句“今天我们修了一条天路,明天还要修更多的路,让西藏和内地永远连在一起”,如今都凝在了这座雕塑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来,1956年二期工程打通西宁到格尔木段,1984年慕生忠将军重返青藏公路时感慨万千,2009年青藏公路入选“新中国60年百项经典建设工程”。一条路的70年,从“天堑变通途”到成为西藏的“生命线”,都以“零公里”为起点,在西宁的广场上静静诉说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我而言,与青藏线的联结早有伏笔,家中一直留存着一段特殊的记忆: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之际,家父有幸加入陈毅副总理率领的中央代表团,沿着两年前才贯通的青藏公路进藏。那条用信念筑成的“天路”,不仅载着他们一行800余人的队伍,更开启了西藏与内地紧密联结的新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0年因工作契机,我曾参与作家王宗仁专著《青藏线》的校阅工作。逐字逐句翻阅间,慕生忠将军率军筑路的历史真相不再是遥远的文字,那些高寒缺氧中扛着炸药前行的身影、冻土荒原上搭起的“帐篷城市”,都化作了触手可及的记忆,也让如今站在西宁中心广场北广场的我,对眼前这座巨大的红色玉环雕塑,多了份格外深切的共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离开时回头望,红色圆环仍立在广场一侧,像一枚印章,印下了几代人的坚守;又像一扇窗口,透过它,能看见青藏公路延伸向远方的雪山,也看见“内地与西藏永远连在一起”的初心——这份初心,我曾在《青藏线》的书稿中读懂,如今在零公里的起点,终于亲眼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