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相聚

老实人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1月4日</p><p class="ql-block">地点: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幸福广场等地</p><p class="ql-block">人物:宁大哥、张大姐、谢大姐和本人</p> <p class="ql-block">  昨天接到大纯哥的邀请,让我今天上午去江北观音桥参加一次小聚。聚会的人不多,除本人外只有三位,他们三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曾是我姐姐的初中同学,其中一位还是我姐姐这一生中最最亲密的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严格地讲,我们今天还不能说是老朋友相聚,虽然几十年前我们曾生活在同一座小城,但因为我比他们小了好几岁,他们进入初中的毕业班时,我还在不远处的一所小学里面念书,因而没机会跟他们直接往来。但我对于他们也并不陌生,因为我的姐姐在生前会经常提起他们,</span>他们都曾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姐姐非常在意的好同学、好朋友。由于他们的存在,我姐姐的这一生应该是没有遗憾的,因为她感受到了太多人世间的友善和美好。</span>所以,我今天接到他们的邀约后,心里头是非常高兴的。其实,更应该由我主动去邀约他们才对,我早就应该面对面地对他们亲口说一声“谢谢”。</p> <p class="ql-block">  我姐姐的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喜欢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她经常会向我们讲述自己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班上收获的有趣故事,会给我们讲述宁大纯同学的京腔是如何地字正腔圆,讲古灵精怪的</span>徐代勋同学会如何幽默搞笑,讲苟世祥同学的作文是如何地文采飞扬,也会讲田安社同学的优雅和知性,唐显兵(音)等同学的活泼阳光……虽然我跟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中的多数人都未曾见过,但在我的心中早已经是活灵活现地存在着并且留有深深的记忆。今天有机会跟他们面对面地坐在一起畅聊,终于可以让自己长久以来的期待成为现实,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愉快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老天爷好像是有意要关照我们,今天早起,重庆的天空竟是格外的清新和明朗,在秋去冬来之际,这么湛蓝的天空在重庆市实不多见。身处这样的天地之间,人们的心情无疑会格外地开朗。</p> <p class="ql-block">  组织者大纯哥特地把聚会地点定在观音桥,定在观音桥这一家叫做“阿亲家”的韩式烧烤店,说这里交通方便,进退自如,并且,这家食材丰富的烧烤店实行完全自助,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客人的不同需求。宁大哥的考虑是,在这里大快朵颐之后,再到附近清爽宜人的环境里去走一走,转一转。</p> <p class="ql-block">  我想要见到他们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对我的姐姐有过无私的援助,帮助我的姐姐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岁月。所以,我想对他们真诚的道一声: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p> <p class="ql-block">  我姐姐在他们的班上并非班干部,但她对于这个班集体有着特别的眷念,或因为她在这个集体里享受过太多的温暖。初二那年,我姐姐突发疾病,是一种叫做“结核性骨髓炎”的极凶险、极罕见的疾病,病灶处的骨髓坏死,腿部的患处肿得老高,自然无法上学了。但她的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抛下她,他们组成了一个担架队,每天会安排四个男同学准时地来到我们家,从冬到夏,他们日复一日地抬着我的姐姐在我家和校园之间往返。参与这项活动的同学很多,我没法在这里一一提及,但我知道我的姐姐(包括我本人)这辈子是不会忘记的。即便我姐后来定居广州,也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同学们。所以,当微信出现之后,我姐姐第一时间就建起了他们班级的微信群,我知道,她是想跟同学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对此有着深深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今天见到的张宗荣姐姐是我最熟悉的一位,因为她跟我的姐姐一直以来都是最最亲近的闺蜜,我在小学和初中那个时期,经常见到她跟我的姐姐总是在一起的。虽然时间又过去了五六十年,张宗荣姐姐的身形和相貌还是一眼就能够认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宗荣姐姐跟我姐姐的感情真的不比一般,数十年来,她们彼此之间一直是毫无保留地信任着对方、关心着对方、爱护着对方。在我姐姐生命的最后时段里,张宗荣姐姐每天都要跟我姐姐进行视频通话,持续不断地对我的姐姐进行关心和鼓励。我姐突然去世后,姐夫和侄女一家为了不惊动我们,故意瞒着我们在紧张地处理着后事,打算把后事处理完后再告诉我们,以免我们跨省长途奔波。这位张宗荣姐姐最先发现了异常并及时向我们做了通报,因为她连续两天跟我姐姐的微信视频都无人接听……由此可见,张宗荣姐姐跟我的姐姐有着何等深厚的感情!我为我姐姐的人生中有着如此知心的朋友而感到庆幸,我一直以来都想见到张宗荣姐姐,想要当面地向她说声谢谢。</p> <p class="ql-block">  我对今天这次聚会的召集人也不陌生,应该说,我们之间还有着不少相似的特质。我们都喜欢阅读和思考,我们都对于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我们都热衷于“去伪存真”方面的不断探索……有意思的是,我们俩还都是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或因为这些原因,我姐姐在几年前就介绍我跟宁大哥建立了微信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对这位宁大哥的印象可以上溯至六十年以前,那时,我姐姐刚刚升入了重庆市的104中学,记得我姐姐曾经向我讲述过一段趣事。说他们上语文课时,教语文的王梦湘(音)老师突发奇想,让班上几个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来朗读一篇课文。那个年代,人员的流动性是很小的,我们身边的外地人并不多,因此,王梦湘老师的这个突发奇想自然会高度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大家虽然知道不同省份的人讲话会有不同的口音,但用不同的地方口音来朗读课文就太有意思了,好像他们班上还有来自甘肃、青海的同学,他们用自己家乡的口音来朗读课文,无疑会给听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受关注的正是今天在坐的宁大纯老哥,他家是不久前才从京城迁移过来的,当时的他还说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他的朗读让全班同学为之一振,耳目一新。记得在他的朗读中,涉及到了以下文字的发音,他对于这些文字的不同发音让大家感到特别新奇——“广场上聚集了大量的群众,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深受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及以前的人们,别说刷手机视频了解外面的世界了,那时候连“手机”这个名词的概念都没有形成。那时候,有条件接触收音机的家庭都极少,人们对于普通话的理解和掌握普遍是相当差的。比如上面这段文字中“广场”二字以及“剥削和压迫“的发音,川渝普通话跟标准普通话就有着很大区别。现在的人们已经很熟悉和接受这些词语的标准发音了,但在六十年前,当宁大纯同学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读出这段文字时,可是给全班同学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大家感到非常新鲜,非常舒服,也非常的享受。我记得我姐姐回家后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讲了这几个字的标准发音应该是怎么样的。</p> <p class="ql-block">  宁大哥家住江北区,他对于江北的变化是烂熟于心的,饭后,他带着我们到幸福广场等地闲逛了一圈,我们一边聊着陈年旧事,一边欣赏身边的美景,人们一直以来都想获得“赏心悦目”的切身体验,我理解的“赏心悦目”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用几句顺口溜来结束今天的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哥哥,大姐姐</p><p class="ql-block">情深义重惊朝野</p><p class="ql-block">我姐此生多磨难</p><p class="ql-block">同学助力获正解</p> <p class="ql-block">大哥哥,大姐姐</p><p class="ql-block">尔等恩情难尽写</p><p class="ql-block">人间大爱谢不够</p><p class="ql-block">在下今生尽力学</p> <p class="ql-block">大姐姐,大哥哥</p><p class="ql-block">此生行善功德多</p><p class="ql-block">大风大浪都见过</p><p class="ql-block">到老理当无疾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