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内蒙古呼和浩特机场</p> <p class="ql-block"> 清.将军衙署</p> <p class="ql-block"> 清.将军衙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清代绥远城重要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清.将军衙署,是清王朝统治和管理内蒙古地区的重要遗存,是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位于清.将军衙署三堂院内的两棵古榆树,树龄达300余年,比衙署建立时间还早30年,此树被人们称为“夫妻树”,也见证了清代边疆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p><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原为蒙古民众供奉的“总神邸”~八百宫(室),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始建于鄂尔多斯的祭灵白室,起初一直处于隐避状态,历经沧桑,最终于1954年迁回故地,1956年陵园落成。</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牌匾由乌兰夫题写,景区标志性入口。</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牌坊采用白色蒙古包造型设计,四根柱子上刻有蒙古文“圣主院落”,每根柱子对应九级台阶,体现草原文化中的“吉祥九数”传统。</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青铜雕像,高10米,基座设计融合草原祭祀文化中的“火撑三石”元素。雕像广场直径66米,寓意成吉思汗享年66岁。</p> <p class="ql-block"> 传说,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为了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墓地已经与其它地方无任何异样,便牵着母骆驼前往,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因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鸣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骆驼哀鸣处进行隆重的祭奠。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中间正殿高达26米,东西两殿高23米,整个陵园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显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至今守灵的还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达尔扈特(蒙古语)人,翻译后意思是“担负神圣使命的人”,并享有很多权力,如可以不服兵役,不纳税赋,可到地方征收祭祀所用的财物,驿站为其提供免费的乘骑等,现在被列入国家编制公务员系列。</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敖包是祭祀苍天、山水神灵和祖先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的阿拉坦甘德尔敖包</p><p class="ql-block"> 传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途中经过此地,被景色吸引,失手掉落金马鞭,随从认为是祥兆,遂在此建敖包供奉。</p> <p class="ql-block"> 图片均为自拍,谢谢朋友们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