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论语》有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寥寥数语,道尽交友之道的精髓。所谓益友,是品行正直、待人宽容、学识广博之人;所谓损友,则是虚伪逢迎、圆滑讨好、油嘴滑舌之辈。孔子将交友划分为清浊两类,实则是提醒世人:交友非小事,择友即择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p><p class="ql-block"> 浅读这句古训,愈发觉得交友是一场对自我认知与人生格局的修炼。正直的朋友,如同一面澄澈的明镜,在你行差踏错时直言不讳,帮你守住做人的底线;宽容的朋友,似一缕和煦的春风,在你斤斤计较时包容体谅,教你习得处世的宽厚;见识广的朋友,好比一座深邃的宝库,在你困于一隅时指点迷津,带你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反之,那些表面谄媚、背后非议的“便辟”者,只会让你沉溺于虚假的赞誉,迷失自我;那些曲意逢迎、毫无原则的“善柔”者,终将在你需要支持时推诿退缩,误你大事;那些巧言令色、华而不实的“便佞”者,只会用空洞的言辞消耗你的精力,拖累你的脚步。人生路上,朋友的影响力如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却深入骨髓,择对了朋友,便是为人生添了一盏明灯;择错了朋友,无异于为前路埋了诸多荆棘。</p><p class="ql-block"> 这番感悟,也为我的交友之路立下了清晰的准则。往后交友,不求数量之多,但求质量之精。首要者,当择“直”友,以其坦荡品格为镜,自省其身,修正言行;其次,当交“谅”友,在彼此包容中学会换位思考,涵养豁达胸襟;再者,当亲“多闻”友,在交流切磋中拓宽眼界,增长见闻。同时,更要远离那些言行不一的虚伪之人、毫无主见的逢迎之辈、言之无物的油滑之徒,不因寂寞而滥交,不因情面而迁就。毕竟,真正的友谊,从来不是相互取悦的敷衍,而是彼此成就的真诚;不是短暂相伴的热闹,而是长久同行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择友如择师,亦如择镜。以《论语》的智慧为尺,筛选身边的人,与益友相伴,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行稳致远,修得更完善的自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