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引》读后</p><p class="ql-block"> 作者 李金重</p><p class="ql-block"> 《小引》是鲁迅先生为散文集《朝花夕拾》作的序,文字不多,可份量不轻。</p><p class="ql-block"> 《朝花夕朝》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1926年2月21日至11月18日九个多月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小引》分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三部分互为因果,互为联系,交待了创作《朝花夕拾》的背景、动机及心路历程,简要概括了创作的主要内容及行文脉络,有清晰明了的主题思想。《朝花夕拾》读来脍炙人口,爱不释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思索,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交待作者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北洋政府枪杀了请愿的学生和群众49人,伤200余人,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慨。作者当时被通缉,在北京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处。后来迫不得已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广州,在百无聊赖中创作了回忆童年生活和青年经历的散文。 那时生活环境恶劣。作者在北京时飞机在城市上空旋绕,令人惊心动魄。在厦门时流言蜚语袭扰,让人苦不堪言。在广州不仅天气炎热,而且来自崇洋媚外、阿谀奉承的人排挤与暗算。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作者忧国忧民、多愁善感、怜悯之心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回忆童年美好有趣的生活,回望青年苦难辉煌的经历,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写成经典系列回忆性散文。</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写作者在炎热的广州白云楼边观赏栀子插花边编辑完《野草》后又编辑《朝花夕拾》的情景,比创作《朝花夕拾》时心情好多了。不过,离奇与芜杂的心情一时也难以完全消失。</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作者回忆起故乡所吃的蔬果,勾起了对故乡往事的留念。作者概括了写《朝花夕拾》大概的文体、所花的时间、创作的地点及点明自己的处境。</p><p class="ql-block"> 总之,《小引》交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指出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求学的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