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敦煌

北京-静水

<p class="ql-block">去敦煌是一定要去莫高窟的。早年的一台《丝路花雨》的舞台表演,反弹琵琶这一舞台造型,可是广泛流传的让人记忆犹新。它就是出自于莫高窟洞窟里的壁画上的,从而衍生创作出来的。所以,对于敦煌莫高窟的初印象就是反弹琵琶这一舞台造型。在敦煌市中心十字路口处,就有一座反弹琵琶的仙女的雕像,这座雕像就是敦煌标志性雕像。由于处于十字路口,不好停车所以没能拍到。</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座雕像,只不过这张照片是网络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每个洞窟都是禁止拍照的,也禁止用手去触摸墙壁。里面也没有任何照明设备,只有讲解员手里特制的手电筒,讲到哪里手电筒就照到哪里。所以大家都会聚精会神的听讲解员讲,眼睛随着手电筒的光,照到哪里就看到哪里。因此只能拍了外景。对于莫高窟的保护所有洞窟外面的整个崖体,都加了厚厚一层固定的保护掩体。就是为了防止壁画脱落与阳光照射。</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壁画的确让人感到震撼,一千多年前,古人能用各种自制的颜料,画出那么多到现代人看来都能感受到精美的画。虽然壁画大多描绘的是以佛教题材为核心的画,它不仅展现的是千年佛教艺术与东西方的交融,也体现了每个时代的历史,宗教,文化与艺术的变迁。但里面也有关于生活场景故事,装饰,山水,变经的画。洞窟所在的地理位置,周边皆是荒漠戈壁,而且你能清晰的看到崖壁上的每一颗沙粒。也幸亏这里是极其干燥的气候,莫高窟才得以保存下来。不过在保护之前,这些壁画也有因为环境恶劣所损坏,也有人为的破坏的。</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是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距今已经有1659年的历史了,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了北凉,北魏,隋,唐等11个朝代,所以莫高窟是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国家也是花了大力气去保护的。从崖体加固;数字化记录;修复技术;法律法规;公众教育等方面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敦煌游从我们下飞机就开始了。14日我们下了飞机接了车是下午1点。开车到敦煌维景酒店也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机场到敦煌市区还有三四百里的路程。晚上我们去了来这里必去的沙洲非遗小吃夜市。这里摊位很多,各种吃食很多,各种小商品也很多,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这个场景好像很熟悉。没来这里之前,不知在哪个app里看到的,站岗警察不断的帮游客拍照,因为警察站在高处,拍到了效果会更好。但不知是哪里!这个警察就是,一直都在从游客不断向上伸过来的手上接过手机拍照。来到这里开始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哦!现在知道了。已经有很多人围在那里,这个警察一直没闲着,我没有凑这个热闹,就在下面举高了手机拍的。</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张</p> <p class="ql-block">15日我们去了莫高窟,就是开篇那里。16日去了一个跟莫高窟类似的叫西千佛洞的地方,这里的规模没有莫高窟的大,也是被称为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莫高窟的“姊妹窟”。</p> <p class="ql-block">去完西千佛洞,我们又去了阳关,玉门关和敦煌雅丹地质公园。阳关和玉门关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也是汉王朝先后设立的为抵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阳关主要是负责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事宜;而玉门关则侧重为军事防御等方面的事宜。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各司其责,虽然现在荒凉了而且都是废墟气候条件又差。但它也是曾经兴旺过,也是共同见证了自张骞开拓古代丝绸之路以来的岁月故事的。</p><p class="ql-block">阳关</p> <p class="ql-block">旗子和鼓中间的就是玉门关小方盘遗址。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其功能就是边境通关与军事防御。</p> <p class="ql-block">大方盘城遗址也属于玉门关遗址,是作为汉代玉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粮仓,是为其提供后勤补给支持的地方。这次真正走了一趟玉门关,才方知这里的荒凉,目及之处全是荒漠戈壁。想想古时在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年代。能把驻守关隘的必需品运到这里,也是一大挑战。我查了一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那里的气候年降雨量约40毫米,蒸发量却是2400毫米。因为玉门关远离海洋气流且地势高。所以那里是极度干旱的地带。我们去的那几天,不管你怎么喝水,怎么往皮肤上抹油也没用,皮肤还是粗糙,手指碰触丝织品好像就能给刮出丝似的。可以想象古人在那种环境下生活的艰难。</p> <p class="ql-block">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分布着五千多个垄岗状,墙状,塔状等雅丹体,形成了“狮身人面”“西海舰队”“孔雀”,等雅丹地貌。这些名字都是人为给起的,只是形似,不过还得自己去想象是什么实物。很多地方从很远就有栏杆拦着不让靠近。在等车的时候我看大厅里的电视上就有介绍,电视里是通过实景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去展现景物的壮观,那个西海舰队加上下面有了浪花,还真像一个舰队在大海上行进似的。</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介绍这把有剑的地方,曾是电影《英雄》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形似“孔雀”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看着像吗?狮身人面</p> <p class="ql-block">“西海舰队”虽然离的很远,但还真的是有气势磅礴的感觉。据介绍,这些地貌原本是沉积在湖底的泥沙岩层,由于这里的风力强劲,加速了雅丹地貌的侵蚀与形态的演变。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土丘形态自己发挥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17日我们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来敦煌鸣沙山是一定要来的,昨天刚走过了大漠戈壁,现在又来到了沙海沙山。其实我们去过了好多有沙漠的地方,那些沙漠的坡度并不大,顶多就是个小沙丘。但是鸣沙山可不同,这里的沙山很高,主峰海拔1715米。上山可以走沙梯,只能容一人走,下山就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下滑着走。我这个岁数的体会是,下沙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膝盖,因为沙子软且是极为松动的很不好走,膝盖很容易发软,而且相当毁膝盖。</p> <p class="ql-block">之前去过沙漠买的那个防沙鞋套,这次来敦煌没有带。我们只能又买了一个,因为要上沙山是必须要穿防沙鞋套的。可是还没有上沙山,不知什么时候踩到了被吐在地上的口香糖,简直气死了。就说这人的素质真的有待提高,口香糖这么黏的东西怎么能随便往地上吐呢?吐到垃圾桶不行吗?因为口香糖根本弄不掉,最后这个鞋套让我给扔了。</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被鸣沙山包围着,很神奇的地方,周围都是沙漠,就中间那里有一小片绿洲,有水,有建筑,有树木,形成了沙泉同存的沙漠奇观。有人说现在这里的水都是假的,都是人工灌输的。不过我觉得这有什么问题?那里的气候本身就是干燥,蒸发的比降雨还多的多,所以那点水早晚要耗尽为了保证景区的观赏性,为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旅游业。人为干预补水,保障游客能欣赏到这独特的景色未尝不可。</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是不是很神奇,也很好看。它孤独的且顽强的生长在这片沙漠里。它长在沙山坡上,离月牙泉还有些距离,也许它的根系发达吧!但确定的是它肯定很抗旱,只用吸收每年很少的降下来雨水,就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所以,我查了一下,它叫“梭梭”是一个抗旱,抗寒,抗高温,抗盐碱的沙漠固沙植物。我用照片搜索出来的好像和我的照片不太一样,所以它真的叫什么?不管怎么说,它应该的确是个沙漠植物,凡是沙漠植物都有抗逆性。</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坡上拍的月牙泉。月牙泉得名于其独特的月牙形外观,这一名称源于清代对泉池形态的直接描述,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也就是爬到从底下能看到的山顶这里。但是到了我们认为的山顶后,后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也有人继续往上爬但很少,在那里看日落更好。我们没有继续爬,就打算在这里看日落了。开始天气还很好,但到了傍晚,西边的云开始厚起来了,本来这里看日落也不是最佳位置,没有看到日落,在山上看月牙泉的夜景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月牙泉夜景</p> <p class="ql-block">18日我们准备去嘉峪关。一路上路过了,汉武大帝,大地之子的巨型雕像就在路边,还去了榆林窟。到了悬壁长城,我们没有进去,在停车场上拍了照片。但到了嘉峪关已经是傍晚了,问了售票处说这个时间太短,到点里面还会清场,因为还有夜场。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行程,我们只能去了夜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悬璧长城,为何叫悬璧长城,顾名思义就是建在陡峭的山脊上的长城。此段长城是明朝嘉靖年间修筑的,距今将近有500年的历史了,它属于嘉峪关延伸的防御体系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汉武大帝雕像</p><p class="ql-block">来到了曾经的“丝绸之路”,看到了汉武大帝的雕像,就不得不提汉武大帝刘彻。为打通东西方的贸易,身为汉武帝的刘彻派张骞出使了西域。张骞也不负使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汉武帝还首次将西域纳入版图,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的交流。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文学家。以开疆拓土和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奠定了汉朝鼎盛的局面,被后世誉为“秦皇武帝”之称。</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雕像</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是建在酒泉市瓜州县的戈壁滩上的。塑造的是一个还在穿着开裆裤的孩童,闭着眼睛趴在荒漠化的大地上的造型。我想,大地代表着母亲,他是趴在母亲的怀里,安然的进入了梦乡。虽然他是孤独的,但也算是幸福的,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专程来这里看他。作者是想告诉人们,大地代表世界,孩童代表人类,全世界的人要和平共处。只有和平,人民平安幸福,我们的孩子才能过的安稳。他也代表着新生,希望与未来。还有不少人觉得他太孤独了,想带他回家。这就是好作品的力量,它能让大家引起共鸣,让人有了同情心与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它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河在洞窟前流淌。与莫高窟不同,榆林窟始建较晚,建于唐代,后经多次扩建,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卧佛。据讲解员说,原来这个卧佛是在室外的,为了保护它,才给这座卧佛盖了屋子,原来卧佛身上是有颜色的,但由于在露天,风吹日晒,身上的颜色基本上看不到了,只有佛头上还能看到蓝颜色。</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的夜场是一个灯光秀。灯光秀分四部分,讲述嘉峪关的历史渊源,想了解这段历史的可以边看边听。从视觉和听觉上都很棒!因为我们还要赶夜路,没有看到最后,提前走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似完整的嘉峪关,可是完完全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保护的而不是重建的。据悉,在乾隆年间修缮过两次,咸丰年间修缮过一次。后来到了2011年国家启动了对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从保护理念与机制;科技应用与监测;修缮与工程实施;文化传承与活化;旅游融合与发展进行保护。我们所看到的灯光秀,就是科技的应用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吸引游客,也能在其中了解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让游客在走进嘉峪关大门后,从游玩中了解历史,去感受它的厚重感与凝重感。</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也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关隘。它北连接悬璧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我们后面会去)。历史上被称为河西走廊上的咽喉要道。嘉峪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塞。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19日去额济纳旗胡杨林的途中,看到的野骆驼</p> <p class="ql-block">19日我们准备去额济纳旗胡杨林。但是在途中有一个叫“金塔胡杨林”的景区,我们就先去了这里。这个胡杨林景区我非常喜欢,来的时候,胡杨虽然已经过了茂盛期,地上已经有许多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不过甚是好看,地上树上都是金黄金黄的树叶。它的核心区域是金波湖,那里有一大片水域,和胡杨林交相辉映,形成了水中有树,林中有水的绝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金塔胡杨林是一个人工打造的景观公园。不仅有经典的水域胡杨;也有沙枣林观光区,瀚海红柳林区;还有沙漠娱乐体验区。这里还有一个七层的仿古塔楼,上到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全景。据说还有一个烽燧瞭望台,可以看到胡杨与沙漠交织的画面。但是这里我们不知道没有去。</p> <p class="ql-block">公园在水面上还养了几十只大鹅,羽毛洁白的大鹅,悠闲的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有时还整齐的排着队伍游到对岸;有时还能排成人字形,画面既美又温馨。鹅与水,鹅与树,水与树形成了岁月静好的画面。时光在这一刻停留吧!这画面太让人享受了。视觉上不想看别的了,只想在这里好好地静静地享受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胡杨林的树叶有很多种。这里我们看到的这种树叶是半圆形边缘带锯齿状的,跟银杏叶是不是有些像,只不过银杏叶是扇形不带锯齿的。</p> <p class="ql-block">尽管树叶落了很多,有些树已经只剩下树枝了。但这景色还是不错的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不是金塔胡杨林,这里是中国最美胡杨林排名第一的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10月20日这个时候来额济纳旗,胡杨林的树叶早已掉光了,只有这几颗背风处胡杨树还有树叶。我们来到售票大厅买票时,已经被告知,胡杨林已经是落叶期请谨慎购票。可是大老远来了,怎么着也得进去看看吧!不然不就是白来了。</p> <p class="ql-block">进去后,果不其然胡杨树只有几棵还有树叶,其余的树叶完全都掉光了。虽然没有了树叶的胡杨林,失去了它美丽的外衣。但可以看到每一棵胡杨它的每一个枝干的形态。额济纳旗胡杨林为什么排名第一也是有它的原因的。除了它是原始树林,这里的树形千姿百态,没有了外衣,每一棵树都漏出了它原有的身材。既有妖娆的又有妩媚的;既有挺拔的又有粗壮的;既有老态龙钟腰都直不起来的又有索性就躺在地上的。反正就是千态万壮,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额济纳旗胡杨林与金塔胡杨林景区,在距离上相差三百多到四百公里。也就是额济纳旗胡杨林在金塔胡杨林的北边。所以那里会更冷些,胡杨林树叶会更早变黄,更早掉叶子。</p> <p class="ql-block">胡杨林主要生长在西北干旱地区的沙漠,戈壁以及河流沿岸地带。额济纳旗胡杨林就是与沙漠戈壁交织的地带。那里虽然占地面积不是最大,但是,这里的胡杨树最好看。</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有看到最美胡杨林,但是想想这些千姿百态的胡杨树干,在阳光的映照下,地上显现出了各种行态的树影。每一个枝条,每一个树干,映照得清清楚楚。它又像沙漠中的脊梁,守望着这片沧桑的大地。这更能映照出,千年胡杨,林木之秀之说法。</p> <p class="ql-block">额济纳旗胡杨林是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顽强生命力著称。胡杨具有抗旱耐盐碱的特性,所以是生态稀缺性植物。</p> <p class="ql-block">在抗盐碱这方面不得不佩服胡杨树。它有一种特别的体质,就是它比一般植物的细胞透水性要强。它能吸收很多盐分但到当树体盐分积累过多时,它又能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多余的盐分自动排泄出去。是不是很独特,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胡杨树在往外排盐分</p><p class="ql-block">胡杨不仅神奇且全身都是宝:它的木质坚硬,既耐水又抗腐且千年不朽。是上等建筑和家具材料的用途;其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盐类,又是牲畜越冬的上好饲料;胡杨本木纤维长,又是造纸的好原料。胡杨林是荒漠地区不可或缺的珍贵树种,既能放风固沙改变生态环境,又能让人类享受它给这荒漠带来美。它就像荒漠中的一湾泉水,让人眼前一亮,更让人看到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我们确实错过了胡杨林最好看的时间。这下也就知道了,额济纳旗胡杨林最佳的观赏期在九月底十月初,我们晚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20日下午我们去了黑城弱水胡杨景区,这个景区包括:怪树林,弱水胡杨林,沙漠凤凰林三大自然景观和遗址保护区。这里是怪树林,是由大片枯死的胡杨树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就像前面所说的,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在这里具象化了。这些枯树形态百出,或伸或曲,或躺或卧,有些似仰天长啸,有些似卷曲岣嵝。走在其中有种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枯树也一直在顽强的矗立在风沙之中,虽尽显苍凉,但精神永存。可以想象这里也曾美丽过,热闹过,让人驻足过。但现在的这里留下来的只有岁月的沧桑,历经千年的磨难。就算是这样的场景,也能让我们的摄影师们拍出震撼的照片来。</p> <p class="ql-block">这棵粗壮的胡杨树位于弱水胡杨景区里的油画林里,是被称为“胡杨之母”的祖生神树。它历经了1400年的沧桑轮回,至今依然茂盛,繁衍生息。就像介绍里描述的那样:她就像她那伟岸的身躯,抵挡住了风沙的侵蚀,守护住了这片胡杨林。在千年的时光里,她饱经风霜,身体摇摇欲坠,但她依然坚挺着成为这片胡杨林的守护神。虽然我们来晚了,没能看到她光彩亮丽的身影。但可以想象,她身披金黄色外衣后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水域就是弱水胡杨景区的核心区域。这里有一个中心岛,从空中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心形形状的小岛。弱水也就是现代的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自治区,最终汇入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也因弱水河流经此地,所以给景区起名叫弱水胡杨景区。</p> <p class="ql-block">21日,我们来到了“长城第一墩”。没错万里长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是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也叫“天下第一墩”,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所以,这里不仅地理位置险要,且自然景致壮观。它曾是担负着传递关南以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任务的。它不仅是军事遗迹,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第一墩曾与当时关内林立的墩台,相互瞭望,互通情报。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原来有一种说法是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两关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但是现在据新的考证,山海关并非长城的真正东起点。而长城东起点是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虎山长城。所以,虎山长城才是明长城的实际东端起点。不管怎么说,长城的尾就是嘉峪关,而嘉峪关北连接万里长城,南则一直修到了讨赖河大峡谷北岸,沿北岸第一个烽火台,就是现在历经近500年的历史,经历过无数风沙雪雨仍屹立不倒的大土墩,就是万里长城第一墩,第一墩隶属嘉峪关。所以,万里长城最西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旅游也是能让人增长见识增长知识的。这次敦煌的秋游,让我了解了不少相关的历史知识,也看到了从前未曾看到过的东西。比如地里长的棉花,原来只在电视里看到过。没想到这次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棉花种植田。在我们回酒泉市的途中看到有一片棉花地里,好像棉花已经都收完了,但还是有人在地里摘那些落下的棉花。我们下了车,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棉花种植田都是承包的,现在正值棉花收割季节,厂家用机器已经收割完了。但看到地里还有不少遗留。这些人都是附近村民,是在捡地里剩下的棉花作为家用。我们也跟着捡了起来,不过我们只捡了几个,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每一次旅程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回忆,把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从游玩中获取知识,从知识中汲取能量。因为旅游不仅仅是观光,也是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感受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